練就刀工絕活 創意融貫中西 39歲總廚曹喜寶用匠心定義融合味道
從業21年,39歲的“清潭李上”總廚師長曹喜寶有兩樣法寶,一個是“細可穿針”的絕活刀工,讓土豆絲、干豆腐絲在他的刀下成為可穿針的細絲;一個是中、西、韓餐的融合創意相結合,一道道色香味俱全、適合打卡拍照的國際融合菜,成功抓住了年輕食客的胃與心,讓餐廳備受追捧。

說起曹喜寶的廚藝啟蒙,始于他身為村廚的爺爺。爺爺手起刀落間總能變幻出無數美味,尤其那一手利落刀工,在年幼的曹喜寶心里埋下了向往的種子。14歲那年,爺爺將一把跟隨自己30年的刀交到他手中——那是曹喜寶人生中的第一把刀,也讓他愛上了烹飪。
成年之后,他拜入中國烹飪大師、吉林省吉菜大師張忠寶門下,潛心學藝。在一次刀工比賽中,曹喜寶憑借扎實功底奪得頭名,師父將自己用了20多年的一把刀贈予他,他如獲至寶。20年來,他收藏了近80把各式刀具,中、日、韓、西式一應俱全,其中不乏跨越百年的老刀。在他看來,一把被廚師用得趁手、磨得發亮的刀,不僅是實力的見證,更承載著一段廚藝人生,值得珍藏。
長期的收藏與喜愛,也增長了他的技藝。歷經二十余載的專注磨礪,他的刀工早已在延邊名列前茅,無論什么食材,在他刀下都能變幻出萬千形態。
除了刀,曹喜寶傾注最多心血的便是研究融合菜。師從張忠寶期間,他目睹師父將一道菜融匯不同菜系技法,呈現層次豐富的味道,令他大開眼界。于是,精通川菜、魯菜、吉菜,又熟悉西餐與韓餐的曹喜寶,嘗試將這些風味融于一體,創作出更貼近年輕人口味與審美的融合菜品。
曹喜寶對融合菜的獨到見解,與“清潭李上”的理念不謀而合。 2020年開業前,曹喜寶與團隊投入近2個月時間反復試菜,在造型、口感與風味上不斷貼近年輕人的審美與喜好。努力終見回響——餐廳一開業便廣受歡迎,至今在延吉已拓展至5家門店。
曹喜寶向記者熱情推薦了店內的幾道招牌菜:南瓜牛肋條、柚子奶油蝦等。其中,南瓜牛肋條一端上桌便香氣撲鼻,造型別致。“光是這一道菜,就前后調整了20多次,”他感慨道,“每一次微調,都是為了更接近我們理想中的味道。”5年來,由他自主研發并推向餐桌的菜品已超過80道。
憑借在廚藝與融合創意上的持續深耕,曹喜寶被授予“國際餐飲文化大師”稱號,并擔任延邊州餐飲科學學會國際廚藝交流委員會秘書長。榮譽加身,他始終保持著一名廚匠的清醒與謙遜。在他心中,真正的廚藝沒有終點,每一次調味是探索,每一道新品都是出發。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徐蓉/文 徐大東/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