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麗杰堅守公益之心溫暖英雄晚年
2005年,俄麗杰因身體原因離開原工作崗位,此后她積極投身于各類公益活動中。2017年,在一次公益活動中,她初次接觸到紅色傳承事業。老英雄們講述的那段烽火歲月、那股熱血豪情,在她內心掀起了巨大的波瀾。從那時起,紅色傳承的種子便在她心中深深扎根。2023年,她正式加入延吉市老兵之家服務中心,成為宣講團團長,全心全意為老兵和烈屬服務。

她至今難忘探望李啟崗老人的場景。這位曾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老英雄,緊緊握著她的手,動情地說:“孩子,你們能來看我,那我們這些仗就沒白打,我戰友的命就沒白犧牲。”簡單的話語,卻重若千鈞,讓俄麗杰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澳莻€瞬間我沒抓拍下來,這是我特別遺憾的一件事情?!彪m無影像記錄,但那份心靈的震撼與傳承的使命感,已深深烙印在她心中。
隨著服務的深入,俄麗杰深刻體會到,這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一場溫暖的“雙向奔赴”。“我從來不計較自己的得失,而他們也發自內心地認可我,他們的認可讓我覺得特別有力量、有勁頭去堅持做這件事?!痹谒磥?,老兵和烈屬們最需要的是真誠的陪伴,“他們把我看成了可以依賴的親人,無論大小事,總會第一個給我打電話?!?/p>
這份超越職責的親情,在危急時刻更顯珍貴。一次,一位老兵獨自前往陵園祭奠親人時不慎摔倒,被送至醫院。俄麗杰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趕往醫院,與志愿者一同為老人忙前忙后,墊付費用、陪同檢查、守候手術……從接到電話起,近30個小時,她和志愿者未曾離開老人半步,直到老人手術成功并脫離危險。只要老兵需要,她總是隨叫隨到,從不缺席。她不僅用筆和鏡頭記錄老兵的故事,更用滾燙的心和切實的行動去關愛他們。
俄麗杰用堅持與柔情,編織了一張溫暖英雄晚年的網。她的事跡,是尊崇軍人、關愛軍屬的生動實踐,更是紅色精神在新時代接續傳承的動人詩篇。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鄭阿敏/文 穆俊英/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