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藝藝人郎連福用畫筆延續紅色血脈
從2018年重拾畫筆創作紅色兒童畫本,到累計創作百余幅紅色題材作品,汪清縣鐵藝藝人郎連福在畫筆與鐵藝間搭建起紅色記憶的傳承橋梁,讓抗聯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代代延續。

今年64歲的郎連福,與紅色創作結緣于2018年。當時,受全國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汪清縣關工委主任金春燮邀請,他拾起擱置多年的畫筆,接下為青少年創作紅色畫本的任務。
2020年,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郎連福再次受金春燮之邀開啟抗美援朝英烈題材的創作。他專程前往沈陽革命烈士陵園拍攝烈士事跡資料,還利用經營鐵藝公司的間隙,購置畫布、查閱資料,反復琢磨顏料搭配、色彩與光線,歷時半年,完成了20余幅英烈油畫創作與裝裱。這批作品呈現了毛澤東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和習近平總書記“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題詞,畫出彭德懷元帥和黃繼光、羅盛教等多位英烈肖像,人物形象傳神,還原了那段艱苦歷史。除在延邊軍分區首展外,還在縣內部分社區和學校巡展。
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郎連福用時數月創作了19幅大型油畫,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再到“改革開放”“小康藍圖”,系統展現黨的百年征程;同期,他還發揮鐵藝專長,為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地遺址打造了7.5米長的鐵藝鏤空畫,以14位人物象征中國14年抗戰,免費為根據地遺址兩處石碑安裝鐵藝護欄,并同3位教師一起完成了大興溝鎮河西村大型抗戰壁畫《烽火》,讓紅色記憶從畫布延伸到實地場景。
“年齡會增長,但傳承紅色基因的初心不能變。”郎連福說,紅色創作是肩負起承上啟下的責任,挖掘整理歷史、傳遞感人故事,讓人們知曉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只要有人愿意執筆記錄,英烈精神就會永遠鮮活。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王宇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