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們市涼水鎮長白山區野生榛蘑人工馴化栽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長白首蕈”釋放新“蘑”力
秋染層林添秀色,手擷珍饈慶豐年。近日,圖們市涼水鎮大棚種植榛蘑喜獲豐收,標志著長白山區野生榛蘑人工馴化栽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其人工培育菌種被命名為“長白首蕈”,實現了“當年種植、當年采收”的高效產出,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開辟了新路徑。
10月17日,記者在位于圖們市涼水鎮靈芝產業園區的榛蘑種植棚內看到,被青苔覆蓋的土地上,一朵朵圓潤的“小傘”破土而出,長勢喜人。農民們穿梭忙碌于大棚間,將成熟的榛蘑采摘后進行晾曬?!敖衲?,我們通過‘菌包+木材’的栽培方式在涼水鎮投入了20個榛蘑種植棚,單棚鮮蘑產量能達到500公斤至700公斤,新的栽培技術大獲成功?!笨粗S收的榛蘑,吉林省鼎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棟臉上寫滿喜悅。
長白山野生榛蘑被人們稱為“東北第四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由于榛蘑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特殊,傳統方法難以精確控制其生長過程,導致人工栽培成功率低、出菇率和產量不穩定,經濟效益不高。“十多年來,我們與吉林農業大學、延邊特色產業發展中心等單位合作探索榛蘑菌絲的共生特點與生長習性進行菌種培育研究,在林下、大棚、大田分別開展栽培試驗,終于在今年突破了技術瓶頸,第一次實現了當年種、當年收的高產高效種植成果?!崩顥澱f。目前,“長白山區野生榛蘑人工馴化栽培技術研究”已被確認為吉林省科技成果。
在榛蘑的品質和經濟效益方面,人工馴化栽培技術也顯現出巨大優勢。“人工栽培可以控制采摘時間,通過細致的除草防蟲工作,保障榛蘑的品質更穩定。經多次檢測,人工栽培榛蘑與野生榛蘑的有效成分含量一致?!崩顥澱f,榛蘑種植無需輪作,一年種植五年采收,投入產出比至少達到1:5。目前,人工種植榛蘑市場反饋良好,許多批發商到園區實地考察,不僅榛蘑訂單紛至沓來,關于菌種的咨詢與預購也很火。
當日,在棚室榛蘑種植推廣活動中,延邊特色產業發展中心食用菌科科長周麗潔現場為圖們市各鎮政府主要領導、各村負責人及食用菌種植大戶等人員授課,講解棚室榛蘑品種特性、生長周期、技術要領等相關知識。周麗潔表示,我州是食用菌的主產區,一直倡導品種多元化發展。榛蘑市場的受眾率高,無論是鮮銷還是干制都供不應求。站在菌農的角度考慮,嘗試榛蘑種植是比較有利的選擇。
為推動榛蘑種植產業標準化、規?;l展,吉林省鼎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兩種合作模式,為圖們市種植戶搭建“技術有支撐、產銷有保障”的合作平臺。針對普通種植戶,該企業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出售菌段,并簽訂保底回收協議,解決種植戶的后顧之憂;針對無能力購買菌段的脫貧戶,向所在村、鎮申請審核通過后,由該企業先行發放200段菌段,待采收銷售后再支付相應的購置款。圖們市長安鎮長上村種地大戶孫菲通過實地觀摩、向專家請教后,對榛蘑種植十分感興趣?!伴荒⒎N植是一個新的產業方向,我家還有空閑的土地,明年也想嘗試一下?!睂O菲說。
“長白首蕈”作為長白山區野生榛蘑人工馴化“第一棚”的成功實踐,不僅為圖們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新品種、新技術,更為后續推廣種植、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圖們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幫助企業加強技術總結與推廣,強化政策扶持與資金保障,積極爭取農業科技項目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為促進邊境地區繁榮發展、實現興邊富民注入強大動力。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