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尋常百姓家?——我州落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系列報道之安圖篇

霜染枝頭,風添寒意,安圖城鄉卻涌動著沁人心田的民生暖流——
每日用水早高峰,城區家家戶戶的廚房和衛生間里,清澈的水流穩穩流出,人們再也不用像從前那樣,對著“細水長流”的龍頭著急;清晨,公交車的汽笛聲喚醒山鄉,繞過重重山坳,到各村接上早已收拾妥當的大爺大媽,將其一路安全送達縣城……
沒有驚天動地的敘事,卻有尋常日子里穩穩的幸福,這些藏在柴米油鹽里的細碎場景,是安圖縣2025年落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的生動注腳。
治水興城:一端穩流保供水,一端煥新凈污水
城市水務,一頭連著百姓家的“水龍頭”,一頭牽著生態環境的“安全閥”。
2025年,安圖縣大力推進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與污水處理廠設備更新改造兩大工程,從“進水”到“出水”雙向發力,既讓百姓用上“放心水、穩定水”,也讓城市排出“干凈水、達標水”,用精細治理織密水務民生網。

“管網改造前,水流特別不穩定,尤其是一早一晚。現在不一樣了,水龍頭一擰,自來水就嘩嘩地流出來,讓人心里痛快!”10月21日,記者在安圖縣金山小區采訪時,居民王女士對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給生活帶來的變化贊不絕口。
安圖縣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總投資1.0591億元,于2023年7月開工建設,今年6月完成線下驗收。歷時兩年對城市“生命血管”進行全面“煥新手術”,瞄準的正是老舊管網“跑冒滴漏”、居民用水“水壓不穩”的痛點。
吉林省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現場項目負責人黃文科向記者介紹,該工程聚焦薄弱環節,將城區25.4千米的一次及二次供水管線全部更新,換掉了那些“銹跡斑斑”的舊管道;同步安裝2萬塊分區計量智能水表,像給管網裝上“神經末梢”,實時采集每家每戶的用水數據;新建的36座二次供水加壓泵站檢測系統與109個測流測壓點,織成了一張“動態監測網”。
“我們還對供水系統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哪里水壓低、哪里有漏點,智能化管理平臺一目了然?!秉S文科說,智能化管理平臺集取水、產水、供水、檢測、繳費、運營管理等內容于一體,既可實時監測水質、水壓、流量等關鍵指標,還能通過大數據優化供水調度,提升運行效率,使公共供水管網實現了從“粗放管理”到“智能管控”的跨越。如今,流進百姓家的不僅是穩定的水流,更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另一邊,安圖縣污水處理廠設備更新改造工程正處于緊鑼密鼓的建設階段。作為瞄準“提升污水治理效能”的民生項目,雖還未投用,卻已讓群眾對未來的“天更藍、水更清”充滿期待。

“這些就是生化池的‘心臟部件’!”在正在建設的生化池旁,安圖縣吉月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鐵瑛指著池底已經更換完成的管道介紹道,工程重點是對生化池底部的曝氣管道、回流泵、攪拌機、曝氣閥門以及被污水腐蝕的老舊排水管線進行全面更新。2026年底,該工程竣工投用以后,污水處理流程將實現質的提升,并帶來顯著的環保與民生效益——預計年節能221.76噸標準煤,減少779.47噸碳排放,每年可削減化學需氧量1588噸、氨氮192噸。
數據背后,是城市代謝更高效、布爾哈通河上游流域生態更健康、沿線農田灌溉更安心。
健康守護雙發力:醫院煥新解民憂,職業體檢護民安
健康是民生之基。安圖縣既聚焦醫院“硬件升級”破解就醫難題,又延伸服務觸角守護勞動者健康,從“院內診療”到“院外防護”,織密全鏈條健康保障網。
在安圖縣中醫醫院,記者看到原醫院大樓旁邊的空地上,一棟新樓已拔地而起?!艾F在醫療和辦公用房都特別緊張,像兒科門診都擠在骨科診室里,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大大影響了群眾的就醫體驗?!卑矆D縣中醫醫院副院長江海宴說,眼下醫院“看病擠、用房緊”的局面將隨著該院診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推進得到徹底改變。

安圖縣中醫醫院診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于今年4月18日開工,僅用三個月就順利封頂。目前,樓內鋪設地暖管、樓外焊接鋼掛大理石骨架及鋪設巖棉保溫層的“內外兼修”正如火如荼。
新建大樓將于2026年3月竣工投用,在重構醫院診療格局的同時,還將引入國家投入2800萬元購置的血管造影機等新設備。“以后,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中醫診療服務?!苯Q缯f。
健康保障不只在醫院建設,更延伸到勞動者的工作崗位。近年來,安圖縣啟動免費職業健康檢查行動,聚焦中小微企業及接觸高危害因素的勞動者,變“被動診斷”為“主動監測”,為勞動者筑起健康防線。

“重點盯緊‘高風險’,不漏一戶小微企業!”安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安圖縣衛生監督所)職業病科科長秦慶林說。今年,該中心通過深入車間“問診把脈”,用粉塵采樣器、噪聲分析儀精準監測危害,已為650名勞動者免費體檢,并匯總數據指導企業改進防護、完善健康檔案,不僅為勞動者排查健康隱患,更幫企業補上了職業健康管理的“短板”,讓大家“帶著健康上班,揣著安心回家”。
共享發展雙賦能:山溝里的“幸福線”,家門口的“快樂園”
每天清晨7點,一輛公交車從安圖縣城準時出發,朝著石門鎮舞鶴村駛去。到村后,公交車繞村一圈兒,接上等車的大爺大娘——這是安圖縣城市公交客運有限公司自今年5月8日接手“安圖—舞鶴”線路以來,每天雷打不動的日常。
舞鶴村距安圖縣城大約30公里。2023年底,村里的原客運班線因客流不足停運,老人采購、就醫成了大難題。今年5月,城市客運公交正式開通,這條“斷了線”的山路,重新連起了城鄉煙火。

為了讓村民出行更省心,安圖縣城市公交客運有限公司做足了“細節文章”:駕駛員電話報備村委會、加入所有村屯微信群,實時更新車輛動態;錯過固定班次,湊夠10人就能預約加開;老人過生日、辦婚慶,提前聯系還能包車。
2023年以來,安圖縣已完成10條客運班線的公交化改造,覆蓋周邊30余個村屯。雖然每條線路客流不算多,但經營收入基本能“保本兒”,剛好維持駕駛員工資、車輛充電和維修等費用。更暖心的是,2023年開通了安圖縣第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定制專線”,讓福利院老人出門就醫、采購更方便?!袄先碎_心、滿意,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安圖縣城市公交客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東說。
民生的溫度,藏在山溝溝里老年人出行的便利中,也融在家門口的“成長樂園”帶給家長和孩子的笑聲里。
記者在安圖縣第一幼兒園新園址項目建設現場看到,五彩斑斕的樓體已建設完成,陽光透過窗子將一樓大廳照得通透亮堂。“內部裝修已接近尾聲,預計明年3月就能正式開園啦!”安圖縣第一幼兒園園長兼黨支部書記張娜帶領記者在新樓里轉了幾個來回,暢想著不遠的將來,孩子們在每個教室、每塊區域里快樂活動的場景。

安圖縣第一幼兒園始建于1985年,擁有39年辦園歷史,1998年被評為省級示范幼兒園,現有6個教學班、在園幼兒144名?!敖鼛啄?,幼兒園周邊小區不斷增加,現有規模難以滿足幼兒就近入園需求?!睆埬认蛴浾呓榻B,安圖縣委、縣政府將該園易址新建項目列入民生工程,新園舍占地面積8399平方米,可容納學位360個,將有更多孩子在“一幼”度過美好童年。
“從設計到裝修,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張娜指著正在收尾的室內工程介紹,所有裝修材料都經過專業機構檢測,建筑按規范配備了完整的自動消防系統——自動滅火、自動報警、消防聯動控制設備“三位一體”,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線,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安全、寬敞的環境里快樂成長。
清泉入戶、污水凈流,公交穿山、醫校煥新……這些看得見的變化背后,是看不見的為民情懷——這座邊陲小城始終遵循著“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價值邏輯,讓城市的“生命線”與群眾的“幸福線”交織,將硬核工程化為柔情守護,溫暖尋常百姓家。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威/文 沈燕/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