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康復暖人心 無障礙改造惠民生
2025年以來,州殘聯緊扣主責主業,聚焦殘疾人民生保障、精準康復、無障礙改造等急難愁盼問題。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全力推動殘疾人民生實事落地見效,切實為殘疾人提升生活質量、增強幸福指數注入強勁動力。

◆織密康復服務“保障網”
今年,我州全面開展殘疾人康復需求核查工作,通過入戶走訪、電話回訪、集中摸排等方式,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專業評估與“一人一檔”個性化康復方案,實現服務全程可追溯。針對不同殘疾人的康復需求,各縣(市)殘聯結合康復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資源,提供“個性化”康復服務。為0至6歲殘疾兒童提供聽覺、言語、認知能力等“一對一”康復訓練,全面落實康復救助;為成年肢體殘疾人提供就近康復服務,助力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對重度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派遣專業醫療團隊上門指導其居家康復,破解“出門難、康復遠”困境。
為填補農村地區康復短板,全州已在395個村建立殘疾人康復室并配備器材,讓農村殘疾人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康復評估與訓練指導;對偏遠地區則通過“互聯網+”提供遠程康復指導,線上線下聯動織密康復服務網絡。截至目前,全州已為11946名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輔助器具適配等基本康復服務,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州殘聯副理事長李海玉表示,基本康復服務的有效開展,減輕了殘疾人家庭的經濟壓力與照護負擔,提升了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

◆“一戶一方案”精準施策
為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是緩解殘疾人居家照護壓力、解放家庭勞動力、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民生舉措。“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全州各級殘聯積極作為,將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納入地方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持續加大推進力度,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
在改造對象的選取上,重點聚焦持有一、二級殘疾證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體,確保政策資源精準惠及最需要的人群。改造中,根據肢體、視力等不同殘疾類別,實行“一戶一方案”,重點對家庭出入口、衛生間等5大場景推進改造,并安裝閃光門鈴、可視門鈴、煤氣泄漏報警裝置、讀屏軟件等設施,同步推廣智能家具。2025年,全州已完成1768戶殘疾人家庭改造任務,投入省級專項資金150萬元,切實幫助殘疾人提升居家生活質量。“改造后,殘疾群眾在家‘出行更安全、生活更方便’。”李海玉表示,無障礙改造不僅改善了殘疾人的居家環境,更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與溫暖。
未來,州殘聯將不斷優化服務舉措,持續提升服務水平,為殘疾人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讓幸福之花在殘疾人家庭中絢麗綻放。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劉瑞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