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宴上結情誼 稻花香里慶團圓 30余戶域外家庭走進和龍感受獨特魅力
金秋送爽,稻浪翻金。國慶中秋假期,我州開展“來多彩延邊 慶中華佳節”系列活動。10月1日,和龍市以“多彩延邊?情滿雙節”為主題,特別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戶域外家庭,與本地家庭結對走進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以非遺為媒、以豐收為宴,開啟一場民族團結與民俗文化深度交融的溫馨之旅。
域外家庭剛抵達光東村,便收到特色禮包——內含“鴨泉”牌大米、稻田小火車門票等禮品,這份帶著稻花香的“見面禮”,讓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瞬間感受到延邊的熱情與溫度。“還沒開始游玩,就先收獲了滿滿的誠意,這袋大米太有紀念意義了!”來自長春的游客石先生舉著大米禮盒,難掩心中的喜悅。
活動現場,和龍市為結對家庭精心設計了專屬民俗體驗環節。在“非遺雅韻”體驗區,大家圍站在打糕制作臺前,跟著本地手藝人學習捶打糯米、壓制打糕,軟糯的米團裹上香甜的豆沙,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不僅觸摸到非遺脈絡,更讓域外家庭與本地家庭在協作中迅速拉近距離。
舌尖上的相聚同樣充滿溫情。在特色民俗餐桌前,江米雞、大米餃子、泡菜等傳統美食依次擺放,結對家庭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地道的延邊風味,一邊分享各自的家鄉故事。“從大米餃子的軟糯到大家暢談的熱鬧,這份團圓的氛圍特別珍貴。”來自松原市的鄒女士感慨道,這樣的體驗讓她深刻體會到中華傳統節日的團圓內核,以及延邊多元文化的包容活力。
除了文化體驗,和龍市還為域外家庭準備了獨具特色的豐收游玩項目。大家乘坐稻田小火車,伴著轟隆聲穿行在金黃的稻浪間,兩側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擺動,仿佛在訴說豐收的喜悅;在稻田體驗區,親子家庭則在本地農戶的指導下,拿起鐮刀學習傳統割稻技藝,彎腰、割稻、捆扎,每一個動作都充滿儀式感,在豐收的田野上留下了難忘的團圓記憶。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可感知、可體驗、可共情’的方式,讓域外家庭深入了解和龍,讓非遺真正融入日常、鮮活傳承,讓民族團結的種子扎根在每個人心中。”和龍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民俗盛宴,更是一場文化傳承與情感聯結的旅程,和龍市以稻香為信、以非遺為橋,在歡慶盛世華誕的同時,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寫下了鮮活而溫暖的注腳。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