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現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關于推動運動促進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全民共享的運動促進健康服務體系,旨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這一《意見》,為我州謀劃“十五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加快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了行動指南。
“十四五”期間,我州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取得可喜成果,先后建成延吉阿里郎足球公園、龍井市江濱體育公園等體育公園,15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年均接待健身群眾300余萬人次。同時,全州建設第二代智能健身路徑45套、健身路徑83套,完成9個公共體育場館智能化升級改造。
科學健身志愿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24年末,全州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6511人,全州各族群眾投入全民健身運動,健身操(武、舞)等全民健身活動遍及城鄉廣場、公園、鄉村,有力推動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截至2024年底,城鄉居民《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2%以上。
但由于受科學健身知識普及程度及人們科學健身認知等因素影響,我州也存在健身需求與健康服務銜接不足、跨部門協同機制不健全、服務供給質量有待提升、科技支撐能力薄弱等問題。
據了解,此次《意見》出臺,需要在地方實踐取得一定突破的前提下,國家層面實現頂層設計統籌推進,針對調研中發現的跨部門協同不足、規范標準尚不完善、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等重點問題,組織專家開展研究分析,為各地高質量推進體衛融合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以此推動運動促進健康工作在全國各省(區、市)普遍開展,科學理念更加普及、政策體系更加健全、服務內容更加多樣、機構載體更加完善、人才隊伍更加充實、科技支撐更加充分、組織保障更加有力;實現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科學健身素養明顯提升,讓科學運動逐漸成為群眾自覺踐行的健康生活方式。
我州體育方面專家與學者表示,隨著《意見》的逐步落實,我州將在“十五五”期間加快實現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推動運動促進健康事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