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紅色名錄近危涉禽黑尾塍鷸現身布河
8月21日清晨,延吉市動物攝影愛好者張文生在布爾哈通河魚鱗壩西側拍攝水鳥時,發現了十余只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亦稱IUCN紅色名錄)列為近危的黑尾塍鷸。

張文生說,他拍攝各種水鳥和野生動物已經有幾年時間了,這是第一次見到黑尾塍鷸。他介紹,黑尾塍鷸屬于中型涉禽,當時,黑尾塍鷸分成兩個“小團伙”在淺水區覓食,非常可愛。“現在的魚鱗壩附近有濕地的模樣和味道了,上次我拍到了蒼鷺、鸕鶿、翠鳥、黑水雞,還有大型國家二級保護涉禽白額雁。”張文生介紹,這幾年,延邊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他曾在布爾哈通河拍到過鴛鴦、白鷺、白琵鷺、鳳頭鸊鷉和野鴨子,還曾在海蘭江拍到過長腳鷸、林鷸、小青腳鷸、磯鷸、白腰草鷸等涉禽。“這些鳥雖然很警惕,不過還是敢在人類附近活動,距離人僅數米遠,卻能夠神態自若地捕食、休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很美。”
據了解,黑尾塍鷸是一種候鳥,每年秋季至春季從北方遷徙至南方過冬,繁殖季節則返回北方。在中國,它們主要在4月至5月和8月至9月出現。黑尾塍鷸的棲息地主要包括淡水湖泊、沼澤地以及濕地等,以捕食小魚、昆蟲和甲殼類動物為主。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黑尾塍鷸面臨諸多威脅,例如棲息地破壞、水污染、氣候變化等。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