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林業分公司召開“十四五”總結暨“十五五”規劃編制專題會議
8月18日,汪清林業分公司召開專題會議,全面總結“十四五”期間各項工作成效和不足,深入謀劃“十五五”規劃,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和實現經營指標的穩健增長打下堅實基礎。公司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喜強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上,公司總部計劃、財務、營林等12個部門和相關基層單位負責人依次匯報了“十四五”期間的工作成效、存在的問題短板以及“十五五”規劃的編制思路。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結合各部門匯報內容,逐一對規劃編制工作給予針對性補充建議,并提出指導性意見。同時,會議圍繞集團近期下發的關于“十五五”期間最新營收指標測算的要求,組織參會人員深入討論,重點聚焦森林經營、林下經濟、生態旅游、苗木產業等核心領域,系統謀劃營收增長點及對應的項目支撐,為精準測算各年度營收目標、確保規劃指標落地奠定了基礎。
會議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十五五”規劃編制的戰略意義。“十五五”時期,是企業從“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型的關鍵期,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國有林區改革深化的重要窗口期。各部門、各單位務必將規劃編制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工作,既要算好“政治賬”,確保規劃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集團戰略發展方向,更要算好“經濟賬”,把經濟效益提升、職工收入增長、林場環境改善等“民生要素”作為規劃落地的“硬指標”,真正讓規劃成為凝聚全員共識、引領企業發展的“指南針”。
會議強調,一要精準匹配經濟目標與產業經營。圍繞新的營收、利潤增長核心指標,進一步建立“目標——舉措——保障”聯動機制,重點將爭取政策資金的思路量化落地,明確對接哪些政策渠道、通過哪些具體項目載體申報,確保資金爭取路徑清晰、應得盡得。同時,深挖創收潛力,系統梳理可落地的經營性項目清單及預期收益,細化成本壓減措施,通過“開源+節流”雙舉措,實現資金動態平衡,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二要高效使用生態保護項目資金。以天保補助資金和生態修復資金為核心保障,聚焦森林培育、病蟲害防治、苗木產業等主責主業目標,充分借鑒“十四五”經驗,針對生產經營薄弱環節精準施策,優化資金分配結構,確保每一分錢都精準投向生態效益最突出的領域,切實提升森林質量與生態服務功能。三要保障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職工是企業的根基,收入增長是檢驗規劃成效的重要標尺。要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在實施薪酬改革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國資委的要求,在企業經濟增長的前提下,合理提升職工收入,讓職工切實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和歸屬感。四要推動林下經濟與產業優勢轉化。林下經濟和旅游升級是“雙主業”的延伸重點,針對樺樹汁、藍莓等產品合作開發,要從政策合規性、市場需求等多角度平衡生態政策與經濟效益的關系,確保與吉林滿醫堂的合作模式科學可持續、可共贏;要精準挖掘森林研學、康養體驗等資源稟賦,充實“生態+文化”“森林+體驗”內涵,避免同質化競爭,真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五要完善企業現代治理與經營機制。堅持依法治企、依法管企,用法律手段解決實際問題,將法治建設納入重要工作議程,動態完善制度體系,強化內控風險和合規管理,為企業高效運行提供支撐保障。六要科學布局民生工程回應職工關切。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和職工需求,科學規劃林區道路、通訊、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把職工福利保障和身心健康關切納入重點規劃——定期組織體檢和心理壓力疏導講座;加大投入開展節日福利和幫扶慰問,切實解決職工生產生活難題。
會議要求,要強化責任落實,確保高質量完成規劃編制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打破“各自為戰”的思維定式,加強溝通協作,密切配合,共同推進規劃編制工作順利開展。規劃中的每一項指標都要“有依據、可追溯”。每一項具體業務板塊,都要組建好“數據臺賬”,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要加強基層林場調研,廣泛聽取基層干部職工的意見,編制出一份“有高度、有溫度、有力度”的未來五年規劃,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總部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基層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供稿:王建新 王景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