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破圈”帶動產業“擴圈”——2025延邊朝鮮族泡菜文化節暨新電商直播節側記
泡菜,是延邊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佐餐副食,甜辣鮮香的清爽口感中,承載了長白山脈和圖們江水的滋養與潤澤,凝聚著世代心手相傳的生活智慧,飽含著匠人“一壇一韻”的堅守與創新。
8月17日,延吉市阿里郎足球廣場熱鬧非凡,2025延邊朝鮮族泡菜文化節暨新電商直播節精彩開幕。這場以“守藝與創新共舞、舌尖與云端共鳴”為主題的美食盛會,推動著延邊泡菜以文化“破圈”之勢帶動產業“擴圈”發展。
2014年,朝鮮族泡菜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該項目的第四代傳承人,金松月制作泡菜已有40余年。活動開幕式上,金松月與女兒、外孫同臺,向觀眾介紹延邊朝鮮族泡菜技藝的精髓,并與新一代傳承人共同演繹泡菜的制作過程。脆嫩多汁的黃心白菜,經初漬、手工涂抹醬料、窖藏發酵等工序,在時間沉淀中幻化成口感豐富、令人口舌生津的美味。這延續民族味道的“老手藝”,在老、青、幼三代的薪火相傳中,成為流淌在血脈里的文化基因。
“第一次親自動手涂抹辣白菜,孩子的參與感、體驗感非常強。”來自北京的游客范女士帶著兒子到延吉旅行,驚喜“邂逅”延邊朝鮮族泡菜文化節,其中的千人腌制辣白菜體驗品鑒活動,讓她和孩子在沉浸式參與中解鎖延邊的美食密碼,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延邊朝鮮族泡菜百米長桌宴上,無論是涼食的脆爽,還是加熱后的鮮香,都讓人忍不住想再多夾一筷子。“沒想到延邊的泡菜種類多達幾十種,即便只是辣白菜,不同的做法和搭配也能呈現出別樣的風味。”范女士發出感嘆。
延邊朝鮮族泡菜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更成為延邊特色產業和美食產業的一張亮麗名片。近年來,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延邊的泡菜產業蓬勃發展,從家庭餐桌走向規模化生產,從地方特色產品升級為全國知名地理標志產品,這份“小泡菜”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產業發展的“大引擎”。
在延吉市阿里郎足球廣場中心,24個展位集中展銷延邊各知名品牌推出的系列泡菜產品,“蘋果梨辣白菜”“酸甜黃瓜”“醬茄子干辣椒”等爆品,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推廣,走進全國千家萬戶。延邊金剛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東北最大的泡菜企業之一,產品種類百余種,年產量1.5萬噸。“此次活動不僅為延邊泡菜企業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臺,更是一次凝聚共識、共謀發展的良好契機。”該公司董事長趙云卓表示,期待能夠與更多電商平臺、渠道伙伴、MCN機構、物流企業以及其他泡菜企業開展深入交流、緊密合作,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融入新發展格局,讓延邊泡菜乘著電商的東風,香飄萬里、譽滿神州。
“我們的辣白菜是乳酸菌地窖瓦缸發酵,發酵后的辣白菜可做泡菜餅、泡菜湯、辣白菜炒飯等家常美食,口感更佳。”活動當天,延邊廣播電視臺“延邊優選”賬號在抖音平臺開啟朝鮮族泡菜文化節專場直播帶貨,主持人用漢語和朝鮮語“雙語”介紹延邊泡菜的風味特點和日常做法,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紛紛下單。
“延邊優選”直播帶貨是我州多點位聯動推動泡菜在云端熱銷的縮影。近年來,我州深化“美食+電商”融合發展,持續優化線上銷售網絡,推動延邊朝鮮族泡菜等特色美食借電商之力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延邊朝鮮族崔奶奶商貿有限公司深耕電商領域多年,目前已在抖音、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多家電商平臺銷售延邊特色食品,并與“東方甄選”“與輝同行”等頭部主播深度合作,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日前,崔奶奶電商產業園竣工,將通過智能云倉實現高效存儲與配送,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為泡菜產業電商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服務保障。
從一“節”而窺一“圈”,當下的延邊泡菜,其產業鏈、品牌鏈、供應鏈愈發緊密相連、充滿活力。延邊正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大力推動泡菜產業在流量浪潮中,發酵出更醇厚的時代之味,煥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