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繪就幸福延邊新畫卷
8月8日,第17個全民健身日如約而至。清晨的延吉市,大小廣場、公園、河岸等健身步道上早已人頭攢動,跑步愛好者身姿矯健,踢毽子的市民動作靈巧,乒乓球臺前你來我往……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為這座城市注入無限活力。這一生動場景,正是延邊州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延邊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各族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通過加大設施投入、豐富賽事活動、深化融合發展等舉措,初步構建起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群眾體育發展格局,讓全民健身的陽光照亮每個角落。
設施先行 織密城鄉健身網絡
“現在村里有了新球場,農閑時約上鄰里打場球,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進感情!”敦化市官地鎮村民李大叔的話道出了群眾心聲。今年7月,總投資近50萬元、占地約2200平方米的綜合性多功能運動場在官地鎮投入使用,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運動功能一應俱全,迅速成為當地群眾健身休閑的“網紅打卡地”。
在延邊,這樣的健身場地遍布城鄉。各地充分利用空閑地、邊角地、江河沿岸及廢棄房屋等空間資源,精心打造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運動樂趣。全州最大、設施最全的公共健身場所——延吉市全民健身中心經過升級改造后,不僅更新了健身設備、擴大了場館面積,還配備了室外天然草坪足球場和先進的中央空調排風系統,既為市民提供了高品質運動體驗,又能承辦中甲聯賽等大型賽事。2025賽季延邊龍鼎可喜安隊在主場賽事中,單場觀眾最高達28000余人,足球盛宴讓全州人民共享運動快樂。
截至目前,延邊州城鄉體育器材設施覆蓋率達100%,各類體育健身場地總數超5000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22平方米,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規劃全國人均2.6平方米的目標;平均每萬人擁有1.46塊足球場,同樣超額完成全國每萬人0.9塊的目標。從城市到鄉村,“15分鐘健身圈”觸手可及,細密的健身網絡讓居民隨時隨地開啟健身之旅。數據顯示,全州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比超42%,2024年底城鄉居民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92%以上,“健身圈”與“健康圈”深度融合,守護著群眾的健康福祉。
賽事引領 激發全民運動熱情
豐富多彩的賽事活動,是點燃全民健身熱情的“助推器”。7月31日,首屆“延邊夢想?耐仕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在龍井福寶爾訓練中心開賽;8月1日,延邊州第二十三屆運動會(社會組)網球賽在圖們市拉開帷幕;8月2日,敦化市“我要上全運”排球精英賽在中成朝鮮族生態村開賽……一項項賽事打破場館空間限制,走進社區、商圈、景區,來到各族群眾身邊,極大提升了群眾參與度和獲得感。
延邊州構建起州、縣(市)、鄉鎮(街道)三級賽事體系,每年舉辦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覆蓋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人群。“一縣(市)一品”品牌賽事特色鮮明:延吉國際冰雪汽車運動嘉年華演繹冰天雪地中的速度與激情,吸引國內外賽車手和觀眾;和龍國際半程馬拉松邀請賽讓跑者在美景中挑戰自我;敦化國際冬泳邀請賽展現勇者風采,更讓游客因賽事認識敦化、愛上敦化。
老年群體同樣在全民健身中收獲快樂。廣場舞、太極拳、門球、健身球操、氣排球等老年體育賽事常態化開展,既為老年健身愛好者搭建了交流平臺,更激發了他們的運動熱情。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線上賽事悄然興起,傳統賽事與線上活動相結合,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發展的全民健身新模式。
融合發展拓寬健康生活維度
今年以來,延邊州深入開展體商文旅融合促消費活動,推動全民健身與多領域協同發展,不斷豐富全民健身內涵。
在體教融合方面,構建起學校、家庭、社區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活動網絡,建立健全面向適齡青少年的分學段、跨區域體育賽事體系;體衛融合領域,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形成體育與衛生健康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體旅融合進程中,通過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帶動旅游、餐飲等相關產業發展;科技賦能則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活動開展、設施維護、體質監測和群眾健身提供科學指導與跟蹤服務,提升群眾體育智能管理水平。
初秋的延邊,微風送爽。越來越多的延邊人走出家門,融入全民健身的熱潮,用汗水澆灌健康,用笑聲書寫幸福。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全民健身事業正蓬勃發展,為建設健康延邊、幸福延邊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