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別樣紅 同心共筑家園夢——記吉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敦化市勝利街道文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邵桂榮
作為社區的“當家人”,多年來,邵桂榮始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用心澆灌民族團結之花,用情培育守望相助之果,將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念轉化為社區各族群眾可觸可感的幸福實景。
近年來,邵桂榮先后榮獲吉林省“百佳書記”、“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延邊州“三八紅旗手標兵”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是對她多年來深耕社區民族團結工作的高度認可。

黨建聚力——紅色引擎點燃團結之火
文苑社區現有常住人口18640人,其中包含滿族、朝鮮族、回族等7個少數民族群眾1022人,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融合社區。
邵桂榮常說:“社區是民族團結的‘最小單元’,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沿陣地’,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必須堅持政治領航,筑牢思想根基。”多年來,她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牽頭組織了12場專題學習會、50余場學習活動,實現了黨員干部學習全覆蓋,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維護民族團結的政治自覺,使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黨旗在民族團結一線高高飄揚,為社區民族團結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文化潤心——多彩交融繪就同心畫卷
邵桂榮深知,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紐帶。文苑社區黨委在她的帶領下,搭建起“紅石榴”大講堂,組建了“紅石榴”宣講團。宣講團走進小區樓院、群眾家中,開展黨的理論政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政策等宣講活動100余期,覆蓋群眾3000多人,讓民族團結理念深入人心。
邵桂榮化身“設計師”與“協調員”,精心打造了1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小區、2處民族文化長廊,并通過建立社區公眾號“石榴籽”專欄,讓民族團結理念走進千家萬戶。她還積極開展社區“優秀民族故事我來講”活動,挖掘群眾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25個。同時,通過組織寫春聯、猜燈謎、演講比賽等形式,廣泛開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活動。
文苑社區黨委堅持多年舉辦“睦鄰文化節”活動。每到活動時,各民族群眾歡聚一堂,同吃一桌飯、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在溫暖互動中增進鄰里情。今年的“睦鄰文化節”上,漢族居民帶來熱騰騰的餃子,朝鮮族居民端出軟糯的打糕,回族居民獻上酥脆的馓子,蒙古族居民煮好香醇的奶茶……大家一起品嘗美食、交流習俗,其樂融融,勾勒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諧融合圖景。

服務暖心——點滴實事筑牢幸福根基
作為社區基層干部,邵桂榮認為,推進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必須要真心實意為各民族群眾多做實事、辦好事,讓互嵌式社區服務理念變為現實。文苑社區黨委在她的推動下,精心打造“15分鐘民族團結生活圈”,創新推出三項特色服務,切實提升了各族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紅石榴”照相館定格幸福瞬間。社區在全市率先建立家門口“紅石榴”照相館,免費為社區各族群眾提供全家福拍攝、時光旅拍、證件照沖印、民族服飾體驗等服務,還將服務延伸至廣場、小區、居民家中,累計服務860人次,讓各族群眾在鏡頭前歡笑互動,在光影中定格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幸福瞬間。
“幸福學堂”點亮就業希望。針對轄區學校多、失業人員多、陪讀母親多,且部分群眾因技能不足面臨就業難的問題,文苑社區黨委聯合專業培訓機構開辦了“幸福學堂”,開設養老護理、直播銷售、西式面點等課程。截至目前,已培訓500余人次,幫助286人實現就業。
“律管家”工作室守護平安和諧。針對轄區居民法律需求,文苑社區成立了“律管家”工作室,由“紅石榴”志愿者服務隊中的專業律師、法律明白人提供免費服務。通過“導訪、代訪、陪訪、約訪”機制,確保群眾訴求“有人聽、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解”,用真情培育守望相助之果。截至目前,化解矛盾糾紛上百件,提供法律咨詢65人次,群眾滿意度達98%,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