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事”變“暖心事” “辛苦指數”成“幸福指數” 汪清縣天橋嶺鎮積極推進“五級干部下訪”為民解憂
夏日的暖陽灑在汪清縣天橋嶺鎮天橋嶺村的活動室里,十幾位老年村民臉上洋溢著笑容,正有序地排隊等待免費拍攝證件照。“以前為了拍張照片,得專門往鎮上跑,現在干部把服務送到家門口,真是暖到我們心坎里了!”一位大爺在整理衣領準備拍照時感慨地說。這看似平常的一幕,正是汪清縣天橋嶺鎮“五級干部下訪”工作中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天橋嶺鎮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五級干部下訪”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紓解民困的關鍵舉措,推動鎮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百姓炕頭,用腳步丈量民情,以實干溫暖民心。通過廣泛開展走訪座談,梳理出一張涵蓋35項具體訴求的村民“心頭事”清單,這張清單成為干部為民服務的精準“施工圖”。
天橋嶺鎮桃源村二隊至三隊之間的道路,每逢大雨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垮塌,不僅嚴重阻礙車輛通行,還對周邊農戶的生產生活造成安全隱患。修建排洪渠、實施道路改造工程,成為村民們的急切期盼,也成為“心頭事”清單中的重點事項。今年,天橋嶺鎮積極協調80萬元專項資金,全力推進300米石籠護坡與70米道路硬化工程。目前,該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7月底即可完工,屆時困擾村民多年的汛期“心病”將得到徹底解決。
自“五級干部下訪”工作啟動以來,全鎮黨員干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基礎設施建設等“大工程”,到民生小事中的“小井蓋”,已累計解決生產生活難題5200余件,服務內容涵蓋送藥上門、助農春耕、代購物資、關愛留守兒童等各個方面。
為確保服務常態化、長效化,天橋嶺鎮創新推行“鎮黨委班子、村書記一周在干啥”“鎮站所、駐村工作隊一周在干啥”及“婦聯一周工作播報”的網絡公示制度,主動將干部履職情況置于群眾監督之下,接受群眾的評議和檢驗。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增強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責任感,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群眾需要什么,干部就干什么’,這是我們下訪工作的核心邏輯。”天橋嶺鎮黨委副書記韓聿朋表示,“從代購藥品到助農春耕,再到守護‘一老一小’,我們始終堅持以干部的‘辛苦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據韓聿朋介紹,天橋嶺鎮將繼續緊扣“民心”二字,深化入戶走訪工作,動態梳理特殊群體的需求清單,確保“干部按單辦事,服務精準直達”,讓“暖心訪”訪出實效、訪出長效,真正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
從村民緊鎖的眉頭到舒展的笑容,從遲遲未決的“糟心事”到溫暖人心的“暖心事”,天橋嶺鎮用一張“心頭事”清單,架起了干部擔當與百姓期盼之間的堅實橋梁。干部下沉的腳步,丈量出民心所向;清單落地的回響,奏響了基層治理的和諧樂章。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 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