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工齡“失而復得”六旬老人含淚致謝
從“無奈退保”到“安心退休”,龍井市社保局的一次暖心服務讓金忠范老人的晚年生活迎來轉機。近日,這位69歲的老人將一面錦旗送到市社保局,感謝工作人員幫他找回“消失”的7年工齡,圓了期盼已久的退休夢。

據了解,1956年出生的金忠范早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他曾到龍井市社保局窗口申請辦理退保手續,窗口工作人員調取其繳費記錄發現,其參保繳費信息為1995年7月至2001年3月,個人賬戶累計金額9000余元。然而在辦理退保流程中,業務復核人員樸圣愛卻發現了異常情況:金忠范的實際年齡與其顯示的參保起始時間存在明顯不符,可能存在更早的工齡未被記錄的情況。
為核實這一猜測,工作人員多次嘗試聯系老人,但系統登記的電話號碼始終無法接通。面對這一困境,工作人員沒有放棄,而是積極與多家相關單位溝通協調,最終通過醫保部門查詢到老人的聯系方式,并成功與其取得聯系。經溝通了解,金忠范表示自己并非真心想退保,而是因個人檔案遺失,無法滿足最低繳費年限的退休條件。加之自己是孤寡老人,又是低保戶,平時依靠社會救濟生活,無力繼續繳納社保費用,無奈之下才選擇了退保。
了解到老人的實際困難后,社保局工作人員主動擔當,決心為其找回“丟失”的工齡。他們首先嘗試聯系老人曾供職的原單位,但該單位早已破產,且無留守人員。隨后,工作人員又經多方輾轉打聽,終于聯系到原單位的勞資科人員。之后,他們及時與人社局、檔案局等相關單位反復溝通協調,積極查找線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和各部門的通力配合,最終在原單位塵封的檔案中,成功找到了金忠范的原始工資發放憑證。“我們憑借這份關鍵證據,為老人補錄了寶貴的7年多工齡,使其累計繳費年限滿足了退休條件。”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社保局工作人員的溫情幫助下,困擾老人多年的退休難題終于圓滿解決。老人對此激動不已,特意送上錦旗,對工作人員盡職盡責、心系群眾、不辭辛勞為其排憂解難的暖心服務和高效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謝。
政策有力度,服務更要有溫度。“在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的今天,如何讓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考驗著社會保障體系的溫度與精度。只有真正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才能在細微處見真情、在平凡中顯擔當。”龍井市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份“失而復得”的工齡,不僅讓金忠范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更讓全社會看到了社會保障的溫暖底色。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許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