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守護困境居民 全力點亮生命之光
“真是太感謝社區了,沒有你們,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近日,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明社區工作人員的護送下,58歲的患病居民樸先生順利入住專業養老機構。回顧這場從緊急救治到妥善安置的暖心接力,社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治理的責任與溫情。
今年3月,獨居的樸先生突發腦出血,被120緊急送往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救治。無親無故、暫無生活來源的他,面臨著無力承擔醫療費用的困境。接到求助后,丹明社區迅速行動: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醫院,詳細了解病情與治療方案,與院方反復溝通,懇請優先保障必要救治;同時通過戶籍系統查詢、聯系原單位、走訪老鄰居等多種渠道尋找其親屬。雖最終未能找到親屬,卻為后續幫扶工作掌握了關鍵信息。
從住院到出院,社區的關懷始終未曾間斷。考慮到樸先生無人陪護且營養匱乏,工作人員堅持每日送去溫熱的飯菜,保障他的飲食需求;在其出院居家休養期間,社區工作人員保持每日上門探望,累計達30余次,用持續的陪伴驅散了樸先生的孤獨與無助。
5月初,得知樸先生個人賬戶余額耗盡、連基本生活用品都難以為繼時,社區立即送去500元慰問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但這只是權宜之計,為從根本上解決其困境,社區主動牽頭整理材料,加班加點為其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經過近兩個月的不懈努力,近日樸先生的低保待遇成功獲批,為他的基本生活提供了穩定支撐。
然而,問題并未完全解決。出院后的樸先生喪失自理能力且無人照料,社區工作人員遂積極對接多家養老機構,反復說明其身體狀況與護理需求,最終成功協調到一家具備專業護理能力的養老院,并為其爭取到費用減免,確保他能得到長期、專業的照料。
從緊急時刻的挺身而出,到日常照料的無微不至,從政策幫扶的精準對接,到最終安置的周全考慮,丹明社區為樸先生織就了一張堅實的民生保障網。這場跨越數月的幫扶行動,不僅讓困境中的居民真切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更彰顯了基層社區在民生服務中的主動擔當,成為基層治理中充滿溫度的生動注腳。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靜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