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農業革新 水培人參開啟產業新篇
在吉林良田百世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智能溫室里,一排排白色培養箱中,一株株小巧可愛的“人參娃娃”正在營養液中快樂地生長。原本需要4年至6年才能長成的人參,在這里僅需30天,皂苷含量就可達到4-6大地人參的標準。
據了解,2022年,吉林良田百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科研院校開始著手研究水培人參,經過3年的努力,水培人參研究項目取得顯著成果。“傳統人參種植通常需要4年至6年的生長周期,且受土壤條件、氣候環境等因素制約。我們研發的水培技術通過精準控制營養液成分、溫度、光照等參數,使1年至2年的參苗僅需要1個月水培,皂苷含量就能達到傳統種植4年至6年人參的品質標準。”吉林良田百世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培人參項目是一種不依賴自然環境、不使用農藥的短周期種植方式,通過優化生長條件可實現全年不間斷生產、全株利用,在抗氧化、美白及功能性食品、化妝品領域具有潛力,而傳統的4年至6年土培人參憑借根部獨特的皂苷組成和市場信任度,在中藥領域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兩者可形成互補,推動人參產業多元化發展。
此外,該公司還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圍繞水培人參活性成分含量測定、模擬微重力環境對人參生長的影響、不同生長條件對人參生理指標的影響機制、采后保鮮及精深加工技術等七大核心課題展開了深入研究。經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水培人參地上部分(莖葉)的皂苷、多酚等活性物質含量顯著高于傳統種植方式,特別是其酪氨酸酶抑制率表現突出,在功能性食品和護膚品開發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目前,該公司已在龍井市的良田百世運動假日景區建成了兩棟共計6000平方米的生物加工廠房,單次可實現10萬株水培人參的培育,預計年產量可達百萬株以上。
據悉,水培人參與傳統種植方式將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前者更適合標準化生產和功能性開發,后者則保持其在藥用領域的獨特價值。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提升了產業效益,更推動了吉林省人參產業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邁進。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許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