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信用體系激活營商環境新動能
從“數據孤島”到“信息通途”,從“粗放監管”到“精準畫像”,從“融資無門”到“信用變現”——龍井市創新構建的覆蓋“數據歸集—監管應用—服務場景”全鏈條的“三位一體”信用信息應用體系,正在演繹一場精彩的營商環境優化“三重奏”。自該體系運行以來,不僅讓2.7萬余條沉睡數據煥發新生,更推動“信用有價”理念深入人心,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今年以來,龍井市政數局創新建立“水電氣+社保公積金”五維數據歸集機制,截至目前,累計歸集涉企信用信息27956條,總量較去年大幅增長279.37%。其中,用水信息10682條、用氣信息988條、用電信息10922條,以及社保信息1509條、公積金信息3855條,有效填補了傳統信貸數據盲區,為精準“信用畫像”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量數據的歸集只是起點,如何讓這些信息轉化為監管效能,才是龍井市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突破。為提升監管效能,市政數局還在20個重點領域實施基于企業信用狀況的分級、分類監管,對信用優良的A類企業實行“無事不擾”;對信用風險較高的D類企業提高抽查比例和監管頻次,實現監管資源精準投放。“我們還同步建立了‘臺賬預審+問題通報’機制,累計歸集行政許可1477條、行政處罰92條,錄入規范率達100%。‘雙公示’遲報顯著減少,提升了監管透明性和時效性。”市政數局工作人員介紹。
精準監管為企業“減負”,而信用數據的更深層價值,正在融資領域釋放驚人能量。該局形成了“信用修復+融資服務”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開通信用修復“直通車”,優化“申請—承諾—修復”全流程服務,已助力3家失信企業高效完成信用重塑;另一方面,深化“信易貸”平臺應用,推動歸集數據反哺融資服務,強化信用信息在信貸產品研發、風險評估等環節的深度賦能。截至目前,平臺入駐金融機構9家,上線金融產品58個,入駐企業3214家(實名認證1251家),實現平臺放貸11筆共1315萬元,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如今,龍井市“三位一體”信用應用體系的成功實踐,不僅打通了數據壁壘、重塑了監管模式,更讓“信用價值”真正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從沉睡數據的激活到精準監管的落地,從融資難題的破解到信用生態的培育,每一步都彰顯出“用數據說話、靠信用賦能”的治理智慧。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許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