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厚望潤邊城 十載砥礪譜華章——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延邊十周年之際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勇毅前行的力量。
2015年7月16日,一個永載延邊史冊的日子。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對邊疆民族地區的深切關懷,來到延邊這片熱土。在延邊博物館,總書記聽取延邊州總體情況介紹,表示延邊州各項事業取得巨大成就,民族團結進步呈現可喜局面;在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總書記走進村民家中,親切地與鄉親們嘮家常、話增收;在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總書記看產品展示、了解工藝流程,強調“藥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使每一種藥、每一粒藥都安全、可靠、放心”;考察過程中,總書記深情地說,“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哪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映照出人民領袖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行程萬里系邊疆,囑托千鈞催奮進。十年間,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延邊各族兒女,攜手同心、踔厲奮發,建設美好家園,交上了一份不負重托、飽含溫度、成色十足的發展答卷。
奮進的動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筋骨強起來
“總書記勉勵我們跟蹤生物制藥前沿動態,加強技術研發合作,努力打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產品。”回憶起總書記視察企業時的場景,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延吉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的工人們至今心潮澎湃。
總書記的前瞻性指引,成為延吉敖東創新突圍的不竭動力。

十年來,延吉敖東累計投入超1.5億元推進30余項仿制藥及一致性評價研究,其中國家一類新藥注射用鹽酸博安霉素、國家短缺藥注射用鹽酸平陽霉素,填補了全國60%臨床需求缺口。截至2025年6月末,該公司擁有103個藥物品種、151個批準文號。其中,全國獨家品種11個,構建起堅實的產品矩陣。
這是企業科技研發成果的有力見證,是延邊制藥工業邁向創新發展的堅實一步,更是全州“新”動能澎湃的縮影。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具有延邊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
新項目布局新賽道。堅持“項目為王”理念,聚焦打造“十大產業集群”和培育“五新產業”,推動一批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加速落地。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的東北地區最大的國網敦化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發電,
為縱深推動吉林省布局建設東部“山水蓄能三峽”工程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嘉澤儲能電池、泰澤鋰電池等一批新材料產業項目崛起,搶占發展制高點;延吉醫美小鎮點亮“美麗經濟”,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加速構建開放新樞紐。
新質生產力弄潮新風口。42個項目入圍省級“智改數轉”項目庫,規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提升至65%。全州現有國家級高新企業9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0家。吉林敖東延邊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延吉卷煙廠)獲得省級“智能工廠”稱號,吉林敖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省級“數字化車間”稱號,亞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人造板生產線”填補國內空白并遠銷海外。

新通道打造開放新高地。吉林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設立,延吉—長白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批,開通國內首家菜鳥對俄大包專線業務,延吉機場國際貨站、跨境電商監管作業區投入使用,在全國首次開通中俄鐵路郵件業務,琿春公路口岸實施“7天10小時工作制+旺季預約通關”,琿春鐵路口岸擴展“直裝直提”模式至輪胎、建材等新品類……這些高效暢通的開放通道,正將開放優勢加速轉化為發展紅利。來自周邊國家的“好貨”在琿春口岸完成“全球分撥”,再通過中歐班列發往歐洲;“琿春”海產品行銷全國,讓俄羅斯帝王蟹與延邊辣白菜共同成為消費者眼中的“延邊特產”;延吉機場旅客吞吐量位居東北地區支線機場第一位,國際游客占比位居全國第一;RCEP延邊跨境進出口中心的“線下體驗+線上通聯”模式,推動全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兩位數增速,更帶動海產品、二手車等品類異軍突起。2024年,全州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完成315.6億元,約占全省的18%。
新業態激發文旅新熱潮。長白林海鋪展的生態畫卷、冰雪銀裝點燃的北國激情、邊境風貌呈現的開放氣象、民俗風情躍動的文化根脈和紅色血脈賡續的精神榮光,讓延邊以創新之姿破局出圈,文旅業態不斷豐富,文旅品牌持續叫響,文旅形象愈發靚麗,文旅市場活力四射。今年前5個月,延邊共接待國內游客2172.24萬人次,實現旅游花費343.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73%和44.55%。
經濟總量實現千億跨越。當下的延邊,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同步發展。2024年,延邊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18億元,歷史性突破千億元大關,躍居吉林省第三位,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領域“領跑”的華麗轉身。
囑托的回響:振興引擎,美麗鄉村的日子富起來
七月的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總書記視察過的稻田,秧苗翠綠茁壯。“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這樣價格好、效益好。”十年前田埂間的深情囑托猶在耳畔,今日的光東村已在火熱的實踐中華彩蝶變。

觀光纜車在稻田上空滑過,螃蟹在禾苗間游弋,文創店、民宿、農家樂遍布村內……十年間,光東村不僅打響了大米品牌,還依托優質稻田和朝鮮族風情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闖出了一條“農旅融合”致富路——村集體收入從不足10萬元猛增至130余萬元,增長超13倍,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人均年收入翻了兩番。
總書記的“田間囑托”,不僅在光東村扎根生長,更在全州鄉村振興的沃土上開花結果。
十年來,我州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三產融合發展為路徑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加快推進鄉村振興,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壯美畫卷在延邊鄉村展開。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重點難點、強化機制保障,構建大扶貧格局。2020年末,延邊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0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4807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延邊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實現全面小康。
——現代農業引擎鄉村振興。堅持以“特色產業+品牌農業”發展模式,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作業精準化、管理數字化、服務網絡化,全面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底,全州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6%、良種覆蓋率保持100%,農機總動力達到341萬千瓦,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6.61%,“兩品一標”累計達到107個,規模經營土地面積占比達到75%。2024年,全州實施500萬元以上入統農業項目77個,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8家,申報吉林省黑木耳集群項目15個,人參產業總產值128.5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排名全省首位。

——鄉村環境美麗又宜居。深入推進美麗鄉村示范縣、百村示范、千村美麗、萬村整治“十百千萬”工程,十年來,全州累計改造農村危房數萬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惠及數十萬人,所有行政村實現硬化路“戶戶通”,農廁改造任務已全部完工,農村環境更加宜居,鄉村面貌實現美麗升級。
“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把日子過得更加紅火。”習近平總書記的惦念與期許,如今正在延邊的廣袤鄉村變成生動現實:2024年,全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347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答卷的溫度:民心所向,團結幸福的生活暖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延邊視察期間,深入農村、企業,深入廣大干部群眾,一路把舵領航,一路深切關懷。十年來,這些溫暖的囑托,激勵著延邊各族兒女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書寫著十年巨變、民生躍升的幸福答卷。
十年澆灌,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州委、州政府堅定不移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全州各項工作的主線,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舉全州之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升級版,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域體驗區,不斷譜寫“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新的華章。

十年投入,民生燈火照亮千家萬戶。州委、州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心系“百姓冷暖”、情牽“柴米油鹽”、緊盯“急難愁盼”,累計投入資金620億元,滾動實施“民生工程”及“惠民實事”1330件,開展了無籍房確權、課后看護、老年食堂等一批有影響的民生工作,實施了“廁所革命”、城市棚戶區改造和農村飲水安全等一批亮點工程,在成就家家戶戶的“小愿景”、實現老老少少的“新期盼”中,讓各族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帶來的高品質生活。
十年守護,“兩個安全”穩固如磐。州委、州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厚植綠水青山生態底色,切實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藍天凈土、青山碧水的生態資源正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成為延邊各族人民可觸可及的生態“福利”。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聚集人氣為關鍵、以產業興旺為方向、以鄉村宜居為重點,努力實現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打造富邊樣板、穩邊示范、守邊典范。
十年砥礪,初心如磐;新程再啟,壯志彌堅。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延邊十周年之際,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謀篇布局的歷史交匯點,延邊各族兒女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延邊新篇章!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玉敏/文 陳延龍 姜乃晗 金由美/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