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解,成為金輝的“高光時刻”;十年來,他把總書記的囑托刻在心里,在文化戰線默默奉獻——文化為犁 深耕沃土

“當總書記走出汽車,出現在延邊博物館門前時,我內心滿溢著喜悅與興奮。”回想起2015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延邊視察,首站便來到延邊博物館的場景,曾為總書記作講解的延邊博物館原館長、州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金輝,依舊歷歷在目、心潮澎湃。

當天,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規劃建設情況匯報,參觀了延邊州成就展和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展。“總書記對館藏各類文物看得極為認真,對朝鮮族民俗文化興致盎然,還不時拋出專業問題……”金輝回憶道,“為總書記講解的時光過得飛快,整個過程50多分鐘,可我總覺得時間倉促,還有諸多內容沒來得及介紹。”
十年間,金輝歷經了兩次崗位調整,卻始終心系延邊博物館發展。“2015年,延邊博物館參觀人次僅20萬。而今年五一假期就接待了7萬余人次,這在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尤其是說起去年延邊博物館升級改造后,推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延邊歷史文化陳列,僅十個月客流就達60余萬人次,金輝滿心歡喜與欣慰。
2017年5月,因工作需要,金輝被任命為延邊歌舞團黨委書記兼團長。彼時,延邊歌舞團面臨資金短缺、人才流失、創新乏力等難題。“到任后壓力很大,可一想到總書記對延邊的殷切囑托與關懷,我便有了攻堅克難的勇氣與信心!”金輝表示,他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確立“正確引導藝術家走文藝為人民服務之路,堅持謳歌黨、謳歌社會主義、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努力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藝術作品”的目標與定位,秉持“出人才、出精品、走市場”理念,帶領延邊歌舞團步入新的創作高峰期,開拓出一片發展新天地。

據金輝介紹,2018年以來,延邊歌舞團年均創作舞蹈、歌曲、小品、管弦樂等各類文藝作品50多部。其中,舞蹈《長鼓行》《鶴翔》《心歸云處》以及歌舞詩《海蘭江畔稻花香》等佳作,在全國和全省比賽中屢獲殊榮。期間,還打造了廣受贊譽的“金達萊音樂季”演出品牌,極大激發了全團職工的創作與演出熱情,同時向外界展示了延邊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幸福生活的美好圖景。
2022年1月,金輝出任州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崗位與職責雖變,但他心中為延邊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拼搏的責任與使命從未動搖。
踏上新征程,金輝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和視察吉林視察延邊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引,緊扣州委、州政府工作重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投身文化文史領域的調研視察與協商議政工作。
“文化建設工作潛移默化,對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義重大,這也是我們工作的方向與價值所在。”金輝說,三年來,州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鄉村文化發展”“文旅深度融合”“文物資源保護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等主題深入調研,并赴全國多個省市考察,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合理化建議,為延邊文旅融合發展、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文物資源保護利用等提供參考,助力提升延邊城市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從延邊博物館的“領頭雁”,到延邊歌舞團的“當家人”,再到在政協戰線上為延邊文化事業發展貢獻光和熱,金輝始終牢記并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立足本職、真抓實干,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中勇當先鋒、做好表率,為推進延邊新時代文化事業發展傾心盡力、貢獻力量。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宏偉/文 沈燕/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