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法治課” 種子播心田
近日,琿春市第一小學一年二班近50名小學生走進琿春市人民法院,參與“沉浸式法治小課堂”,零距離領略司法的莊嚴,感受法治的溫度。這一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了解法律的窗口,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法治的種子。
活動伊始,小學生們踏入琿春市人民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在這里,干警化身講解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向孩子們介紹法院的“智慧大腦”。面對操作簡便的智能訴訟服務一體機,了解到科技助力下便捷的立案流程,以及能輔助清晰表達訴求的訴狀輔助生成設備,孩子們不禁為科技賦能司法帶來的高效便捷驚嘆連連。在互動問答環節,孩子們積極踴躍,拋出“起訴狀是什么?”“打官司一定要來這里嗎?”等問題。干警們耐心細致解答,讓智慧司法理念,悄然在學生們心中扎根。
隨后,學生們步入莊嚴肅穆的刑事審判庭。不同于影視劇中的場景,真實的法庭布局,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干警詳細講解了法庭的各個區域,包括審判席、被告席、公訴人席、辯護人席等,以及法袍、法槌所代表的深刻意義。孩子們仰望高懸的法徽,對“公平正義”有了更為直觀、深刻的理解,敬畏法律之心油然而生。
“現在開庭!”一場精心籌備的模擬“庭審”拉開帷幕。琿春市人民法院為此次活動量身定制了模擬案例劇本。在法官和工作人員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興奮地穿上特制的“小法袍”,分別扮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等角色。他們依照規范的庭審程序,認真進行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最后陳述等環節。通過親身體驗,孩子們更加深刻體會到法庭的嚴肅性、訴訟程序的嚴謹性,以及每一份法律職業所肩負的責任感,“法律的權威”不再是抽象模糊的概念,而是具象可感的力量。
此次“沉浸式法治小課堂”活動,創新采用參觀體驗、角色扮演、互動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將抽象的法律知識轉化為學生們可觀、可感、可參與的生動實踐。學生們深刻領略到法律的尊嚴與力量,法治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規則意識、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