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凝心聚力繪新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延邊十周年集中采訪報道之七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延邊十周年。十年來,琿春市委、市政府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懷感恩之心、揚奮進之志,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立足自身區位優勢,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7月3日,記者隨州委宣傳部組織的媒體集中調研采訪團走進琿春,感受這里蓬勃發展的萬千氣象。
全力打造村美民富、安定和諧的和美鄉村
作為邊境縣(市),琿春市邊境線總長385.92公里,共有47個邊境村,占全州邊境村總數的47.96%。琿春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的重大戰略思想,加快推進邊境村建設發展,全力打造村美民富、安定和諧的和美鄉村。
馬川子鄉南山村距中俄邊境線1.44公里。近年來,該村通過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花卉種植、電子商務等項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來的負債村一躍成為集體收入超過百萬元的村落,村民年人均收入2萬多元。
走進南山村,村頭的琿春現代設施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內辣椒等蔬菜長勢喜人。據壽光農控集團琿春項目部負責人劉瑞吉介紹,因看好琿春市口岸及南山村資源優勢,他們擬在兩年內投資9.25億元,建設10個種植區、322個高標準節能保溫日光溫室,同時配套建設道路、電力、灌溉等農業附屬設施,安裝水肥一體化設備、自動化調溫設備等。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8億元,年均利潤7623萬元,并帶動近1000人就業。

在南山村山腳下琿春市眾星牧業有限公司投資的跑山雞項目現場,一排排獨棟的雞舍格外引人注目。據該公司總經理、返鄉創業者梁鋮龍介紹,跑山雞項目總投資993萬元,占地4000平方米,現存欄跑山雞1萬只。去年共出欄跑山雞6000只,銷售額達72萬元。今年,企業新建了圍墻隔離設施、屠宰包裝間、儲存間及直播間等,年可出欄跑山雞6萬只、土雞蛋140萬枚,銷售額可達800萬元,預計盈利145萬元,帶動30名村民人均增收4萬余元。
南山村僅僅是琿春市推動邊境村發展的一個縮影。據統計,自2021年以來,琿春市共向邊境鄉村轉移支付資金14.43億元,年均增幅10%;累計向邊境村投入資金29.16億元,建設大米、人參、黃牛等產業園;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212.67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87.28公里,“暢返不暢”整治完成115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車率均達100%;深化“廁所革命”,累計投入2.61億元實施邊境村上下水設施改造,實現24小時供水和污水處理管網全覆蓋。到2023年底,琿春市邊境村集體收入年均達102萬元,邊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9萬元。
跨境電商“加速跑”,燃動外貿新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按照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琿春市充分發揮區位、政策、人文優勢,大力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全力打造“買全球、賣全球、通全球”的跨境電商綜合體,推動跨境電商年貿易額由2018年的4300萬元激增到2024年的66.5億元。

走進琿春市東北亞生鮮海產園區帝王蟹暫養室,冰爽撲面而來,暫養室內機聲隆隆、霧氣騰騰,工人們正忙著打撈暫養池內的帝王蟹。總投資6.63億元、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的東北亞生鮮海產園區于2023年開工建設,暫養區域面積1.3萬平方米,設置182個暫養池,主要運營從俄羅斯進口的帝王蟹、雪蟹、板蟹、毛蟹等水產品。各種螃蟹在這里進行暫養后,主要銷往東北三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有效發揮了行業龍頭企業和區域品牌優勢,并在做大做強海產品加工貿易基礎上,推動創建“琿”字號北太平洋冰海鮮地域品牌,打造我國北方著名的生鮮海產品加工集散基地,項目全部投入運營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5億元,納稅2億元以上。

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園于2020年3月開工建設,總投資6.5億元,一期東北亞國際商品城已投入使用。記者在東北亞國際商品城一樓看到,中、俄、韓、日等各國商品琳瑯滿目,消費者正在選購心儀的商品。據琿春綜保區管理局跨境電商負責人李金海介紹,東北亞國際商品城依托跨境電商和互市貿易兩大優勢政策,展銷萬余款全球優質進口商品,全力打造吉林省旅游購物新地標。據了解,作為東北亞國際商品城的平臺和載體,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園是集商品展銷、創業孵化、金融結算、倉儲物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擁有商品展銷中心、網紅直播基地、共享創客空間、智能共享云倉、電商孵化中心、中俄雙創基地等功能區,現已入駐企業206家,招商入駐率達90%,產業園先后被評為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省級大學生創業園等。
文旅融合激活新動能,繪就全域旅游新圖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琿春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打造文旅項目作為豐富旅游業態、延長產業鏈條的重要抓手,招引落地了一批文旅項目,著力塑造經濟發展新引擎、硬支撐。

總投資4.8億元的絲綢之路渤海古鎮,白墻灰瓦的唐朝建筑與山海景觀相互交融,散發著厚重的歷史氣息,讓游客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盛唐時期的渤海國。總投資7億元的哇斯托克歡樂島是集游玩、餐飲、演藝、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性俄羅斯風情主題樂園,能為游客帶來異域感受和驚險刺激的游玩體驗。景區自2023年9月營業以來,累計接待游客41萬人次。
為推動歷史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琿春市積極在活化利用、文旅融合上下功夫,精心打造文旅場景,持續建設一批集保護展示、教育科研、游覽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文旅地標。

走進仿清代風格、五進式院落的吳大澂收復國土紀念館,能夠感受到先輩守土護疆的鏗鏘足跡和愛國情懷。紀念館采取場景復原、文物陳列、多媒體演示等展陳手段,生動展示吳大澂、依克唐阿等先輩捍衛領土完整、推動邊疆發展的英雄事跡,充分發揮教育浸潤作用,講好先輩守土固邊的英雄壯舉,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進一步鑄牢中國心、守好中華魂,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火熱實踐,為邊疆繁榮穩定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十年來,琿春以“旅游+”模式重構產業生態,打造出涵蓋主題樂園、文化古鎮、生態研學、夜間經濟等多元業態的文旅矩陣,成功躋身“中國縣域旅游發展監測強縣”“2025全國縣域自駕游標桿縣”等榜單。目前,琿春市依托口岸免簽政策,開發中俄朝環形跨國游、跨境自駕游等7條國際線路,2024年琿春口岸出入境旅客達68萬人次,同比增長1.3倍,其中俄羅斯游客占比超50%。
2015年,琿春市接待游客196.6萬人次、旅游收入22.8億元,到2024年,這一數據已躍升至800.86萬人次、86.93億元,十年間接待游客量、旅游收入分別增長4倍和3.8倍,文旅產業已成為琿春的經濟核心支柱。從邊境小城到東北亞旅游樞紐,琿春為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相恒波/文 姜乃晗/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