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市民注意食品安全 夏季食品選購、儲存、加工制作須謹慎
小暑已至,持續高溫天氣為細菌滋生提供了溫床,食品腐敗變質風險顯著上升。為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州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夏季食品選購、儲存、加工制作全流程安全風險提示,為市民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選購環節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關”。該局提醒,消費者應優先選擇衛生條件達標、儲藏設施完善的商場、超市及市場采購食品。選購時,務必仔細查看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堅決杜絕“三無”及過期食品。在挑選食材時,需警惕變色、散發異味或包裝破損的產品,切勿購買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來源不明的禽類水產品及假劣肉制品。切勿隨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等不明植物,選購雞蛋時也要仔細檢查是否清潔無裂紋。在外就餐應優先選擇證照齊全、食品安全量化等級高的餐廳;網絡訂餐時,需確認第三方平臺公示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有效,并仔細檢查外賣包裝完整性。
科學儲存是守護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該局強調,食品儲存應嚴格遵循分類存放原則,做到生熟、成品與半成品分離。冰箱冷藏室溫度應控制在0至4℃,冷凍室應維持在-18℃以下。特別需要注意,熟食在室溫下放置不宜超過2小時,冷凍食品切忌反復解凍,熟食、乳制品等即食食品開封后需盡快食用。
食品加工環節,良好衛生習慣和規范操作缺一不可。加工前,確保場所、器具設備徹底清潔消毒;處理食材前,要認真清洗蔬菜瓜果,去除表面污物和農藥殘留;加工全程需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必要時佩戴手套。同時,食品加工必須燒熟煮透,刀具、砧板等用具做到生熟分開、分類存放,建議推行“色標管理”,嚴防交叉污染。冷食、生食的貯存要嚴格控制溫度,避免食品長時間裸露。
此外,該局還著重提醒消費者強化維權意識。購買食品、外出就餐時,應妥善留存消費憑證,并對網購食品保留包裝和物流信息。若遭遇食品安全問題,可隨時撥打12345、12315投訴舉報,并留存問題食品樣本。一旦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應立即就醫,并保存好就餐發票、就診記錄等證據。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牛澤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