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她用殘軀撐起兩個家——記吉林好人、 “中國好人”候選人李桂鳳
李桂鳳,女,朝鮮族,1979年生,現(xiàn)任延吉市北山街道丹明社區(qū)殘聯(lián)主席。作為一名殘疾單親母親,她身殘志堅,始終以陽光心態(tài)直面生活疾苦。
李桂鳳7歲時因車禍腿部致殘,但她沒有自怨自艾,從小到大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李桂鳳哥哥的孩子是一對雙胞胎,二寶被診斷出患有腦癱和骨髓癌,為分擔哥哥的家庭負擔,她毅然將健康的大寶接到自己家中撫養(yǎng),用柔弱的肩膀擔起了親人的苦難。后來,李桂鳳有了自己的女兒,為緩解經(jīng)濟壓力,李桂鳳的丈夫選擇外出務工,她獨自一人在家照顧兩個孩子。
真正的風暴還在后面。幾年后,李桂鳳的哥哥生意破產(chǎn)、婚姻離散。面對親人遇到的困境,李桂鳳賣掉自己棲身的房子為哥哥清償債務,并把病重的二寶也接了過來。為了給二寶治病,她背著孩子四處求醫(yī)。
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后,因夫妻感情破裂,李桂鳳與丈夫離婚。一個人照顧三個孩子,對健康人而言都是十分困難的事,更何況是一位身有殘疾的單親媽媽。對李桂鳳來說,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經(jīng)濟上,這副重擔都是巨大的挑戰(zhàn)。
經(jīng)濟窘迫、身體疼痛,但孩子們眼中,母親的身影始終穩(wěn)如磐石。她每天早上不到5點便起床給三個孩子做飯,白天送上學、接放學、送餐食,風雨無阻穿梭于不同學校之間,深夜守著病榻上的二寶……她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織就了一張細密的愛之網(wǎng)。每一個咬牙堅持的日子,都無聲詮釋著“母親”二字最堅韌的含義。
令人欣慰的是,這份毫無保留的愛,早已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自強與感恩的種子。孩子們都很懂事,李桂鳳的女兒被評為延吉市優(yōu)秀學生,大寶中考時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三個孩子都深切感受到了李桂鳳的“為母則剛”,更生出了對未來的擔當。大寶常說:“我現(xiàn)在努力學習的動力就是想讓我們這一家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今后有能力,我想幫助弟弟擺脫病痛,更想讓我的姑姑像正常人一樣走路。”
被問及何以能承受如此重擔時,李桂鳳只是平靜地說:“這些不過是為人妹、為人母的本分。”這種源于血脈又超越血緣的責任感,不僅讓李桂鳳撐起了一個家庭和三個孩子的未來,也讓她成為一盞照亮他人困境的溫暖光源。
在丹明社區(qū),李桂鳳將這份源自家庭的責任與大愛延伸至鄰里。她不僅用自己的堅強樂觀影響鼓舞其他人,還將個人苦難轉化為理解他人困境的共情能力,經(jīng)常拖著病腿走訪困難家庭、傾聽殘疾人的心聲,成為扶弱助困的貼心人。
—— 記者手記 ——
以殘疾之軀背負起兩個破碎家庭,李桂鳳如一束微光,不僅照亮了自家屋檐下的方寸之地,更以平凡的壯舉映照出吉林大地孝老愛親、堅韌擔當?shù)臅r代風尚。她以半生坎坷與不屈證明,生命的光輝不在坦途,而在于苦難中依然選擇挺立的姿態(tài)。當這樣的個體微光匯聚,終將凝聚成支撐社會向上向善的不滅星河——這便是中國好人最樸素也最磅礴的力量:以血肉之軀,鑄就人間脊梁。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