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堅持開門開展學習教育,把作風建設成果轉化為惠民實績——擦亮作風“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注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是確保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取得實效的重要途徑。堅持開門教育,真誠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評判,既能保證學習教育不虛、不空、不偏,更能確保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州堅持開門抓教育,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著力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和基層亟待解決的問題,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
廣開言路 以群眾視角“把脈”問題癥結
“開門教育”不僅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更是扎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必然選擇。為此,我州將廣開言路作為開門教育的首要抓手,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民意收集網絡。
州委主要領導下基層接待群眾來訪,聽取意見建議,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其他州委常委深入鄉鎮村屯、街道社區、企業車間,開展“面對面、心貼心”調研87次,主動傾聽群眾對干部作風、政策落實、民生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建議62條。全州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堅持下沉基層一線,依托“線上+線下”雙軌反饋平臺廣泛收集民意。此外,我州還組織開展“我為延邊發展獻一言”“認領群眾微心愿”、助力“綠美延吉”行動等主題活動,廣泛發動群眾參與討論。
截至目前,全州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實地調研1600余次、走訪座談1300余次、征集群眾意見建議1100余條,做到把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摸清摸透,為學習教育找準靶向、精準發力奠定基礎。
主動公開以“陽光晾曬”檢驗教育成果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監督是最有力的約束。”堅持開門教育,就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我州以主動公開為切入點,將學習教育全過程置于群眾監督之下,推動形成“開門搞教育、群眾來評判”的互動格局。各級黨組織堅持把政策解讀與信息公開同步推進,通過制作政策圖解、發布短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社會公布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目標任務、工作安排以及學習教育的進展情況和階段性成果。各級各部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清單、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并將整改結果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再監督,形成了“收集意見—整改落實—反饋結果”的閉環管理,切實增強群眾的參與感和滿意度。
同時,我州建立群眾評議機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群眾代表等進行監督評議,對學習教育的各個環節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全力推動開門教育提質增效、走深走實。
躬身力行以務實舉措繪就“民生答卷”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學習教育開展得好不好、成效有沒有,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最有發言權。
我州以開展學習教育為契機,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引導黨員干部立足崗位、擔當作為、服務群眾。累計破解“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問題1968個,著力攻堅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問題1938個,通報整改整治問題450個。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職業技能培訓等活動,依托線上線下平臺舉辦202場招聘會,提供15000余個崗位,培訓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6210人次,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00人;組建47個教育集團,覆蓋全州205所學校,解決“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醫療保障方面,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成33個“醫保驛站”,全州鄉鎮(街道)、村(社區)醫保服務覆蓋率達100%;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新建改造市政管網34.6公里、城市道路9.5萬平方米、推動老舊小區復工面積166.7萬平方米。并針對群眾反映的共性問題和反復出現的問題,深入剖析根源,完善制度規范,從源頭上防止問題反彈回潮。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州將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開門教育,緊扣目標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動真碰硬,形成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持續推動各項重點任務抓深抓實,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奮力書寫讓群眾滿意的時代新答卷。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