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養雞 “蛋”生金——延邊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的創新之路
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位于圖們市長安鎮興家村的延邊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四周群山環繞、林木青蔥,9排標準智能化雞舍精密運轉,5萬羽育雛在舒適的“空調房”里羽翼漸豐,40萬羽蛋雞精神飽滿、高效生產。在這里,蛋雞養殖產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農業現代化的賽道上跑出致富加速度。
2020年,延邊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以“政府+企業+村集體”合作的模式投資建設蛋品生產加工基地項目,并于2023年6月投產。經過多年穩健的發展,蛋品生產加工基地項目現已成長為省內民營企業中規模最大的蛋雞廠,生產的蛋品在延吉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

走進延邊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蛋品生產加工基地,一個個巨型料塔筆直地矗立在每棟標準智能化雞舍前。工人只需在飼料加工車間按下配料儀表上的控制按鈕,玉米倉和豆粕倉內的飼料便會按照精準比例自動混合,通過刮板輸送機、提升機、旋轉分配器等中央送料系統輸送至每個雞舍,行車料斗將飼料均勻分布于料槽中,全流程實現自動化喂養。“基地年存欄蛋雞45萬羽,雞舍的投料、調溫、通風、集蛋、糞便處理等全部依靠自動化。目前,日均產蛋量約20噸,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延邊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強說。
一顆高品質雞蛋來源于一只健康的蛋雞,蛋雞的生長環境是企業關注的重中之重。員工進入雞舍,第一步要經過智能超聲波消毒通道,減少外界細菌或病毒給蛋雞帶來的不良影響。此外,每棟雞舍都安裝了報警系統和風機控制系統,內部溫度、通風級別、二氧化碳含量、濕度等參數指標由系統精準調控,飼料缺失、集蛋馬達、清糞馬達等出現異常時會自動發出警報,提醒飼養員及時發現問題并快速解決。
一棟5萬羽蛋雞的雞舍,由幾名飼養員管理?答案是“只需1名”。陳曉強告訴記者,靠經驗、拼體力的傳統養殖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如今的市場需求,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于持續的技術創新、規模化的發展、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及更高的產品質量。智慧化、數字化的養殖系統可以精準調控蛋雞的生長環境,飼養員日常只需要保障雞舍各系統正常運轉和衛生清潔,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近年來,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健康的追求也推動蛋雞養殖行業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2024年,延邊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與吉林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經過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共同研發出人參皂苷雞蛋專利技術,通過在蛋雞飼料中添加特定配比的人參,產出的雞蛋中檢測出人參皂苷成分,且氨基酸、膽固醇等營養物質含量更有利于人體健康。“目前,‘人參雞蛋’日均銷售2萬枚,北京、上海等地市場需求旺盛,越來越多的大型商超向我們伸出了合作的橄欖枝。”陳曉強說,隨著訂單數量日益增多,企業計劃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面對企業的未來發展,陳曉強表示,今年,延邊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計劃建設人參科技循環產業園人參蛋雞養殖區項目和人參蛋雞深加工區項目。其中,養殖區項目主要建設4棟育雛雞舍、13棟產蛋舍、2棟蛋庫、1棟飼料庫、倉儲間及配套的公用輔助工程,未來養殖規模將超過200萬羽;深加工區項目主要建設人參加工區、肉雞屠宰車間、菌肥加工區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后,將深入探索人參營養價值,通過應用研究實現人參科研成果與實際產品之間的轉換,形成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人參全產業鏈科技創新體系,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格局。
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延邊來億畜牧養殖有限公司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構建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正在成為推動延邊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先行者”。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鑫君/文 陳延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