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市以“邊境黨建+”激活抵邊青年人才動能——讓青春在邊疆放光彩
對于胸懷理想、心系祖國的青年人才而言,什么樣的青春最無悔?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的答案是: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近段時間以來,琿春市敬信鎮二道泡村發生的一件事激發了全體村民的熱情——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張皓源牽頭編撰村史,為二道泡村留住鄉愁記憶,為鄉村文化建設、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像這樣彰顯青年責任與擔當的故事,在琿春市并不鮮見。去年以來,琿春市圍繞邊境基層人才培養儲備戰略目標,深度鏈接吉林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等各類青年人才,以“邊境黨建+”引領人才發展,構建黨建與人才工作新模式,為穩邊固邊興邊富民集聚青年人才動能。
“邊境黨建+政治引領”催生動力。琿春市按照精準配置、連片管理原則,成立大學生志愿者黨委,下設4個聯合黨支部,制定“黨委工作規則”、支持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16項措施,出臺大學生志愿者日常管理辦法,全覆蓋成立團組織、婦聯組織。全面接轉大學生志愿者黨組織關系,推動23名黨組織委員與83名黨員志愿者結成對子,注重從大學生志愿者中發展黨員,目前已考察培養44名入黨積極分子。開展職業規劃和技能培訓需求問卷調查,組織專題學習、民俗體驗、電商培訓等各類主題活動13場,覆蓋志愿者570余人(次),培育吳大澂紀念廣場等點位“金牌講師”6名。
“邊境黨建+服務保障”凝聚合力。琿春市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定期研究待遇保障、政策支持等服務事項。明確服務單位1名領導班子成員作為“成長導師”,指派專人負責志愿者起居飲食,定期開展工作生活設備設施安全檢查。全面妥善落實志愿者食宿保障,并在密江鄉密江村建成全省首家“農村人才公寓”,建設標準化住宿房間12個,采用空氣能取暖,配備衛浴間、洗衣機、飲水機、熱水器等生活設施,開設大學生食堂,提供全天候用餐服務,目前入住志愿者39人,詮釋著青春與城市的“雙向奔赴”。
“邊境黨建+成長培育”激發活力。為向青年人才提供廣闊舞臺、搭建成長階梯,琿春市指導各鄉鎮孵化庭院經濟、農機管理、住房建設等業務板塊,推動大學生志愿者助力抵邊一線生產經營活動。以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黨委為主體,創新開展“我的青春在邊疆”實踐行動,充分發揮鄉村振興專干、穩邊固邊專干、大學生志愿者等青年骨干作用,組織“鄉村振興有我”“合力強邊固防”“美麗鄉村建設巡邏員”“大學生助學教室”“邊境哨所體驗日”等系列活動開展環境整治、政策宣傳、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230次,為40余名鄉村兒童、學生提供興趣課程、作業指導,84名大學生志愿者助力鄉村特色農產品進行線上銷售……不同區域的志愿者積極延長服務“鏈”,讓青年智慧與力量得到更大釋放。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以420名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為代表的青年人才,從祖國的五湖四海齊聚琿春,奔赴鄉村、學校、醫院等基層一線,讓青春在鄉村振興、興邊富民、基層治理、服務民生等各項事業的火熱實踐中綻放最絢麗的光彩。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