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延邊新聞 > 時政 > 龍井市人民政府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引領各族群眾共同繪就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文化繁榮、邊疆安寧、生態文明、生活幸福的靚麗畫卷——唱響同心筑夢的時代樂章

龍井市人民政府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引領各族群眾共同繪就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文化繁榮、邊疆安寧、生態文明、生活幸福的靚麗畫卷——唱響同心筑夢的時代樂章

2024-10-08 08:59:29來源:延邊新聞網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在美麗的邊陲縣域龍井市生活著漢、朝、滿、回等16個民族,各族兒女手足相親、守望相助。近年來,龍井市人民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引領各族群眾共同繪就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文化繁榮、邊疆安寧、生態文明、生活幸福的靚麗畫卷,讓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在海蘭江畔開花結果。日前,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龍井市人民政府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夯實政治基礎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

龍井市人民政府突出政治引領作用,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考察、巡視巡察、政績考核之中,建立科學合理的測評和考核體系,不斷提升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突出思想引領作用。龍井市人民政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作為第一議題,在市政府常務會上進行學習。組建“紅石榴”宣講團,面向黨員干部、青少年、社會群眾等群體,講好民族團結故事、脫貧攻堅故事,營造人人講“鑄牢”、人人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濃厚氛圍。

突出機制保障作用。龍井市委制定出臺《中共龍井市委貫徹落實<中共延邊州委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施方案》,形成了市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

夯實文化基礎 構筑各族群眾共有精神家園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龍井市人民政府持續深入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讓各族人民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為龍井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深入挖掘共性。依托中華傳統節日和農夫節等持續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傳承尊老愛幼、崇文重教、和諧和睦的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中華文明禮儀等活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和精髓,如春風化雨般浸潤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浸潤人心。

注重傳承特色。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打造東山紅色文化園等紅色教育基地,激發各族群眾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堅持守正創新,從中華文化根脈中汲取營養,著力做好“朝鮮族花甲禮”“朝鮮族傳統婚禮”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讓其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教育載體。

著力打牢基礎。堅持把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增進文化認同的基礎工程。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實現中小學各年級全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實施“童語同音”計劃,通過“小手”拉“大手”等方式,調動全民說普通話的積極性,把說好普通話延伸到每一個家庭。

夯實社會基礎 全面打造互嵌交融的環境

近年來,龍井市人民政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搭建多樣化交往交流交融平臺,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創新搭建“三交”平臺。依托生態、民俗等特色旅游資源,打造良田百世運動假日景區、琵巖山文化旅游風景區等旅游促“三交”基地,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景區建設、展陳展示、講解體驗、宣傳推廣之中。依托足球促“三交”,建成中國足協國家青訓基地,3年來累計舉辦國際、國內各級足球賽事2000余場,承辦U15、U17賽事3100余場。

全面抓好示范引領。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紅色資源,打造以“護國安寧無聲功勛”為主題的韓樂然生平展,以“守邊固邊興邊富民”為主題的開山屯鎮實踐基地等4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讓各族青少年在“行走的課堂”中不斷增強“五個認同”。建設安民街道吉明社區等8個“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區,打牢各族群眾一家親社會基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龍井第四中學等6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先行學校,廣泛開展“開學第一課”等活動,讓愛我中華的種子深埋心中。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對標國家示范測評指標體系,進一步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廣泛開展“七+N進”活動、“龍井好人·最美民族團結之星”評選活動,培育省、州級教育實踐基地24個,涌現出一批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龍井市也榮獲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等榮譽稱號。

夯實物質基礎 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龍井市人民政府始終把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作為民族工作的基礎,通過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各族群眾獲得感滿滿。

產業發展定位求精求實。持續做大做強醫藥、食品、旅游三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服裝紡織、能源礦產兩大傳統產業,培育壯大康養、教育、數字、體育四大朝陽產業,形成多元發展的產業新格局。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2024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顯著,位列全省前列。經濟發展活力充分釋放。搶抓“民營企業進邊疆”有利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舉行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現場集中簽約10個項目,總投資20.05億元,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入實施邊境村三年建設行動,大力推進返鄉創業工程,因地制宜發展延邊大米、延邊黃牛、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吸引大量社會資本和勞動力回流。著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2022年度、2023年度群眾滿意度連續位居吉林省第一。打造“海蘭江e站”黨建便民服務平臺,并在全省進行推廣。

闊步新時代,奮進新征程。龍井市人民政府將倍加珍惜“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崇高榮譽,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匯聚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并肩奮斗的強大合力,助推延邊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升級版。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愛麗

來源:延邊新聞網
初審:
齊艷紅
復審:
李思文
終審:
王軍
 
掃描二維碼分享朋友圈
版權信息:如需轉載,請您必須注明信息來源《延邊新聞網》
  • 點擊量排行
  • 時政
  • 經濟
  • 社會
  • 國內

延邊新聞網舉報電話: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號 郵編:133000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22120180019
吉ICP備09000490號-3吉公網安備 22240102000346號
? 2007- 延邊新聞網 版權所有

微信公眾號
延邊網

延邊新聞網
手機端

新浪微博
延邊新聞網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號

郵編:133000

電話:0433-2518770

郵箱:2381244096@qq.com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18|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 精品99久久aaa一级毛片|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99精品视频99|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r热这里有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