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協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今年以來,圖們市教育局積極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體系,深化中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形成了機制上強化、載體上實化、內容上深化、成效上內化、氛圍上外化的“五化”工作實踐,構筑起師生共有精神家園。
強化機制保障,是推動中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的基礎。今年以來,圖們市教育局以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創建工作為契機,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出臺了《圖們市教育局關于全面加強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落實方案》。各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與教學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通過專題學習、教學研討等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讓中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進行。截至目前,該局召開3次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學校專題培訓會議,各學校共組織專題學習22次,參與教師500余人。
在日常教育活動開展中,圖們市教育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充分挖掘傳統節日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文化體育、愛國衛生、科普宣傳和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等活動150余次。組織以“書香伴我成長”“我為祖國點贊”為主題的經典詩文誦讀、詩詞朗誦、楹聯書寫、作文比賽等活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廣泛征集書法、美術、攝影、詩詞等教師參賽作品54個,引導各族師生抒發對偉大祖國和中華文化的崇敬與熱愛之情,不斷鞏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成果。
教學內容方面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結合學科特點挖掘素材,把民族團結教育滲透在語文、思想品德、音樂、美術等各學科教學中。各學校思政課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通過分析維護民族團結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講授民族知識等方式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相關知識融入課堂。深入實施青少年鑄魂育人系列工程,舉辦“紅石榴大講堂”等系列活動,近3000人次參與其中。機關黨支部面向全體黨員及群眾集中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網絡答題活動,共有300余人次參與,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廣大干部師生心靈深處。
結合鄉村溫馨校園建設,推廣開設誦讀、書法等語言文化“第二課堂”,將傳統文化融入“德智體美勞”教育,通過融入舞蹈、器樂、合唱、課本劇等藝術形式,讓學生們在經典誦讀、書法美術、非遺文化等欣賞和體驗活動中“零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的有效溝通,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的共建雙贏作用,召開“規范化家長學校實踐活動實踐區”建設工作推進會,把家長學校工作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融合,以家長學校為平臺,開展家校共育主題教育活動20余次,在提升學生素質的同時,潛移默化提升家長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全力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走深走實。
鼓勵各學校利用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載體,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實施“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工程,打造校園外圍宣傳欄、樓體宣傳標語等95個,校園內宣傳標語、宣傳欄、鐵藝、雕塑等95個,樓內宣傳欄等259個,文化長廊、作品展區130個。深入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向縱深發展,將教育宣傳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截至目前,各學校校長帶頭講中華民族團結主題思政課、黨課10余節,各學校開展民族政策理論等宣講30余場次,覆蓋各族師生4000余人,讓校園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主陣地。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