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解讀
一,什么是“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體,城市生態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建設指標達到規定要求,并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準授牌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國對一個城市在生態建設方面的最高評價,是最具權威、最能反映城市生態建設整體水平的榮譽稱號。
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意義是什么?
1、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2、優化城鄉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構建和諧社會。
3、增加綠色空間,改善城市氣候條件,減少熱島效應和光污染,改善空氣質量,增強對水的凈化作用,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4、提供生態科普教育機會,增進市民對生態保護的認識和參與度。
5、促進城市的生態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6、在全社會形成愛護環境、重視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推動美麗中國的建設。
三,森林城市建設理念是什么?
保持近自然狀態;城鄉一體統籌發展;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田相依;具有濃郁鮮明的城市地方特色;具備開放互動的管理模式;節水、節力、節能、節財。
四,市民在“創森”過程中應做什么?
1、以主人翁的姿態踴躍投身到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中,積極學習了解生態科普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廣泛宣傳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成就,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態文明觀念,爭做綠色生態文明的倡導者和宣傳者。
2、全力支持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為“創森”工作積極獻計獻策,爭做綠色生態文明的參與者和策劃者。
3、自覺履行公民植樹義務,踴躍參加各種形式的義務植樹和造林綠化活動,為“創森”工作增添綠色生機,營造森林氧吧,爭做綠色生態文明的播種者和建設者。
4、倍加珍惜城市森林建設成果,關心愛護綠色生命,自覺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堅決制止破壞生態環境的不法行為,爭做綠色生態文明的呵護者和保衛者。
五,通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市民能享受哪些實惠?
森林城市可以減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儲量,給市民提供一個巨型“氧吧”,改善整個城市的氣候條件,減少熱島效應,改善空氣質量,增強對水的凈化作用,還可以減少光污染,改善人居環境。
六,我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工作任務?
完善城市森林網絡:全州林木覆蓋率達到30%以上;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延吉市城區樹冠覆蓋率達到26%以上、其他7個縣(市)達到20%以上;全州城區主次干路林蔭道路率達到62%以上;推進鄉村綠化建設,村莊林木覆蓋率達30%以上;全州水體岸線自然化率達80%以上、適宜綠化的水岸綠化率達84%以上;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率達80%以上。
保障城市森林健康:城區鄉土樹種使用率達80%以上,某一個樹種的栽植數量不超過樹木總數量的20%;使用良種壯苗,注重綠地土壤的有機覆蓋和功能提升;每年完成需提升面積的10%以上;建設類型多樣、自然穩定的生物棲息場所,大型森林、濕地等生態斑塊通過生態廊道實現互聯互通。
提供生態福利:城區公園綠地500m服務半徑對城區覆蓋率達80%以上;建有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大型生態休閑場所,實現20km服務半徑對市域覆蓋達率70%以上;確保政府財政投資建設、運營的公園向公眾免費開放;每個鄉鎮建設休閑公園1處以上,每個村莊建設公共休閑綠地1處以上;加快城鎮綠道網絡,確保城鄉居民每萬人擁有的綠道長度達0.5km以上。
發展生態產業:發展森林旅游、休閑、康養、食品等綠色生態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發展生態文化:廣泛開展,每年舉辦5次以上森林城市主題宣傳活動;州內每個縣(市)均建有1處以上參與式、體驗式生態課堂、生態科普教育場所;在城鄉居民集中活動的場所,建有森林、濕地等生態標識系統;確保公眾對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達90%以上,州內每個縣(市)均建設1處以上“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
七,我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實施步驟?
分組織發動、創建實施、申報驗收、鞏固提高四個階段,力爭2026年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