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 匯聚開創琿春跨越趕超新局面的群心眾力
琿春市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是典型的邊疆少數民族縣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全市各項工作主線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意義。全市上下要深刻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必須積極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充分認清國家統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鑄牢共同維護國家統一的思想根基;深刻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必須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引導各族群眾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深刻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精神力量之魂,必須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中實現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諧發展,構建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強大精神紐帶;深刻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共同富裕之策,必須始終將其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按照中央和省、州委部署要求,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和發力點,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具體工作中:一是要牢固樹立主線意識。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堅持“四個共同”“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思想,全面貫徹延邊州“十大行動”部署,建立健全常態化宣傳教育、推動落實、督查考核等機制,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地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推向深入。二是要精心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牢牢把握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這一重要原則,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扎實推進“七+N進”、“鄰居節”、“各個民族一家親”、中小學生“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民族村寨提升等系列行動,不斷強化干部群眾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積極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統編教材,加快打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鞏固發展“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飯、同過一個節”的優良傳統,持續營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濃厚氛圍。三是要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文化家園。全面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和交流傳播,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宣傳教育,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好用活防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荒溝抗日根據地遺址等紅色教育資源,穩步推進薩其城、八連城、溫特赫部城、裴優城、古城村寺廟址等歷史資源保護性開發,做好以滿族剪紙、朝鮮族洞簫等為主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創作推出一批琿春特色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精品力作,增強各族群眾的中華文化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四是要持續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推動琿春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大力開展城鄉居民收入、文明宜居品質、優美生態環境、社會兜底保障、公共安全服務等八大提升行動,不斷提高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促進發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眾。
州委副書記、琿春市委書記、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黨工委書記 盛效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