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踏歌來
本報記者 陳沫
天朗氣清,白云如帆——抬頭,是醉人的“天空藍”;
山巒疊翠,水天一色——四顧,是迷人的“生態綠”。
白鷺飛翔,野鴨戲水——漫步,是怡人的“和諧美”。
仲夏六月的松遼大地,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無論是山地還是湖泊,一幅天藍、山綠、水清的美麗畫卷正在繪就。近年來,我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生態強省、林業強省建設,全省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態底色愈加厚重。
綠滿山川——持續開展造林綠化,森林質量顯著提升
造林18.2萬畝,綠化美化村屯650個,城市綠化22.86萬平方米……今春,白城市以廊道綠化、村屯綠化、城市綠化為主攻方向,造林綠化交出高質量答卷。
這是我省高位推動開展造林綠化的生動注腳。統計顯示,2022年,全省完成造林綠化221.4萬畝,村屯綠化1386個,道路、河流綠化2109公里,造林綠化創近年最好水平。
作為農業大省,農田防護林建設對構筑農業生態屏障、維護糧食生產安全至關重要。多年來,我省一直致力造林保護土地資源,因地制宜采取恢復、新建、改造、更新等模式,對生態脆弱區防護林網進行系統性補充、完善和提高,形成完備的防護林體系。為進一步推進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我省林業部門還于今年啟動實施“林糧相長”黑土地保護治理工程,通過黑土地生態綜合治理、綠色廊道建設、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等,讓農田防護林成為保護黑土地和確保糧食安全的“綠色城墻”。
行走于我省的道路、河流、田野,隨處可見綠樹成蔭帶來的生機勃勃。這得益于我省全面推進“綠滿山川”森林植被恢復、“林廊環繞”防護林建設、“城鄉一體”綠化美化等林草濕重大生態工程。僅2022年,我省完成生態修復366.7萬畝,超出年度任務37.3%。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5.27%,森林蓄積量10.91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6位。
近年來,我省通過實施三個十年綠美吉林行動、25年天然林保護修復、六期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兩輪退耕還林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54個縣(市、區)出色完成三北防護林建設任務,14個縣(市、區)完成治沙防沙任務。一串串數字,印證了我省造林綠化取得的實效,也筑牢了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安全屏障。
各得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今年春季的吉林波羅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比往年更加熱鬧:白枕鶴、丹頂鶴、白鷺、蒼鷺、豆雁等鳥類紛紛現身,給這片土地增添了勃勃生機。
據今年春季候鳥同步調查發現,今年來此停歇的鳥類總數已達20多萬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5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達30多種。多年來,保護區通過實施一系列保護和恢復工程,落實禁獵、禁牧、禁漁等政策,為候鳥停歇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各美其美的美好畫面在我省各保護區頻頻鋪展: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一只野生東北豹走過紅外相機的鏡頭前,眼眸閃亮,豹尾輕甩,身上的花紋清晰美麗;在吉林敬信濕地,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稀有猛禽集結在一起,陣陣鳥鳴讓濕地煥發生機;在吉林園池濕地,中華秋沙鴨在水面嬉戲玩耍,一派熱鬧景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這片沃土更加靈動、更具生機。
近年來,東北虎、東北豹、白鶴、中華秋沙鴨等野生動物旗艦物種頻頻現身我省。紫貂、黑熊、棕熊、丹頂鶴、東方白鸛、虎頭海雕、金雕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經常出現在山野叢林或濕地水岸。據統計,全省現有野生動物4900余種、野生植物4000余種。值得一提的是,中華秋沙鴨種群數量實現恢復性增長,全省監測發現中華秋沙鴨600多只,比2018年增長了近一倍;野生東北虎、東北豹數量由2017年的27只和42只分別增長至五六十只左右。
作為中國北方地區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如何保護和恢復野生動植物,我省有舉措、有規劃——
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構建了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持續開展“清風行動”“網盾行動”;
聚焦生物安全底線任務,注重強化基礎,促進規范管理,組織31個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扎實推進日常監測和主動預警;
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構建全省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及相對穩定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
防災減災——森林草原防火連創佳績
作為全國重點林業省份之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不容懈怠。我省通過實施科學防控,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連創佳績:截至到2022年底,我省實現連續42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目標!
多年來,我省始終把森林草原防火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摸索出高效管用的火災防控體系:
——守住森林防火預防線。全省森林防火瞭望員、巡護員和檢查員嚴防細管;通過瞭望塔、遠程視頻、入山檢查站等全方位無死角監測火災隱患;開展林緣清理,開設邊境森林防火隔離帶,形成有效阻隔;配合電力部門完成林區輸配電設施火災隱患排查治理,穩步推進森林和草原火災風險普查評估區劃工作。
——健全火災撲救備戰體系。堅持在應急值守、預案修訂、實戰演練、靠前駐防上下功夫,全面抓好應急備戰。各級林草防火部門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高火險期領導在崗帶班制度;全省443支專業、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靠前駐防,強化實戰演練。目前,全省林草森林消防專業隊伍標準化建設達標率達到93.67%。
——優化森林防火管理體系。建立森林防火輔助決策管理平臺,集成森林消防隊伍管理、三員管理、撲火指揮、預警監測等多個信息系統,提高森林防火現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