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籽籽同心】努增石榴籽辦公室里的暖心事
中國西藏網訊 打開中國地圖向西看,可以找到西藏阿里地區地委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這顆祖國西南邊陲上的明珠因獅泉河而得名,是南下連接印度、北上進入我國新疆的重要通道。作為新藏公路上的重鎮,獅泉河鎮是地域廣大、人煙稀少的阿里地區少有的繁華之所,也是西藏與新疆版圖相接、人員往來頻繁的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長期以來的歷史淵源,使獅泉河鎮成為各民族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并建立起情感連接的家。
阿里地區噶爾縣公安局濱河公安派出所就坐落于獅泉河鎮。作為阿里公安機關設立最早的基層派出所,該所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72人、暫住人口12600人,是以藏族、漢族、維吾爾族、撒拉族、回族等10個民族組成的聚居區。
跟群眾打交道,是基層派出所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對于濱河公安派出所的民警來說,面對近2萬名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生活習俗的群眾,管理服務工作更復雜、更敏感。

在阿里工作的新疆籍群眾填寫問卷 翻拍:趙釗
“打開局面的,是我們思想的轉變。”濱河公安派出所副所長梁謀宏告訴記者,“從以前的管理為主轉變為服務為主,群眾的需求在哪,我們的力量就在哪”。
努增是濱河公安派出所的一名普通輔警,對轄區很多新疆籍群眾來說,她是個實實在在、真誠暖心的大姐姐。
“她每周都會來看我們兩次,看看有什么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需要幫助的地方。這么長時間,我們都相處成了家人”,在阿里經營熱門餐廳喀什大飯店的新疆葉城小伙子努爾阿里木·艾合買提說起努增,話里話外透著熟悉和親切。“當時我們初來乍到,不了解本地政策,我大哥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入學,特別發愁。努增大姐知道后主動幫我們聯系有關部門,順利讓孩子上了學”。

圖為在阿里獅泉河開飯店的新疆小伙子努爾阿里木·艾合買提 攝影:趙釗
這樣的例子很多,照顧獨自在阿里打工的患病新疆老人、帶手部有殘疾的女孩治療、為產婦購買營養品......對于努增來說,她負責聯系服務的疆籍群眾,都是遠離家鄉的同胞,是朋友是親人,幫助他們既是工作要求也是真情所驅。日復一日,她對工作的盡心用情被群眾看在眼里,也激勵著身邊的同事。

圖為努增幫助群眾解決子女入學問題 翻拍:趙釗
2024年,派出所把之前的關注人員服務管理辦公室更名為努增石榴籽辦公室,主要從事轄區少數民族服務幫教等工作,把各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
在努增石榴籽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中,“見一面”成了做群眾工作的重要方法。什么是“見一面”?梁謀宏解釋道:“就是常跟群眾在一起。比如說,如果他是一個環衛工人,正在清理街道,我們走過去主動打個招呼,也算是見了一面。如果群眾家里開了茶館,我們進去買上一杯茶,聊聊天也行,感情就是這樣慢慢增進了。”

圖為努增石榴籽辦公室 攝影:趙釗
群眾有困難的時候,努增石榴籽辦公室成為他們最先想到的。2024年4月11日,常住在阿里的古麗妮尕爾·麥提如則的女兒艾麗菲熱·阿卜來提先天性膽道閉鎖復發,出現黃疸,肚子越來越大,唯一的治理方案是肝移植手術。得知消息后,努增石榴籽辦公室工作人員立即申請為小姑娘籌集醫藥費,在派出所全體黨員民輔警的共同努力下,籌集了5000多元的治療費用,愛麗菲熱·阿卜來提終于做上了手術。
長期的打交道中,以努增為代表的派出所民警跟轄區里的少數民族群眾,尤其是在阿里工作的新疆籍群眾結下了深切的友誼,在一日日的交往中加強交流,在深入的交流中交融在一起。春節、藏歷新年、古爾邦節......重要的節日大家都會聚在一起,準備美食、唱歌跳舞,共慶佳節,共享盛世。
2018年,努增榮獲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2019年,她又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她所在的濱河公安派出所2022年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2023年又榮獲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機關榮譽稱號。
在新時代城市民族工作中,努增石榴籽辦公室用心用情,在“促融合”上下功夫,在“暖心事”上下功夫,真情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他們真切感受到身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



